谷雨的到来,意味着降水开始增多,庄稼加速生长,桃花、杏花也连连开~
有一样好吃的,只在谷雨有!
它的价格比香椿贵,此时它的营养价值最高!而且怎么做都好吃!
它就是南方的谷雨茶!
南方谷雨前后有摘茶的习俗,在谷雨当天采的茶,可谓是茶中的极品。
所谓“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谷雨茶比明前茶的味道更加浓郁浑厚,久泡悠长。
但不管是明前茶还是谷雨茶,都属于春茶,而春茶则是一年中最好的茶!
丨春茶,营养价值最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谷雨之后,便迎来夏天,雨水也开始增多,茶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可茶的营养价值会有一个大幅的下降。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其他8所大学联合在2019年发布的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因素对茶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综述显示,
自春天起(或第一次采茶之后),茶叶中的关键营养或功能物质,包括:儿茶素、酚类化合物、咖啡因的浓度会随着季节的推进而降低!其中,儿茶素和甲基黄嘌呤次生代谢物(包括咖啡因)的浓度在季风期会降到春天的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季风期带来的大量降水对茶质量的稀释作用,另外,较高的温度,阴天以及不同种类的害虫也都会对茶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更多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春季之后,茶中儿茶素、茶多酚、咖啡因的浓度会降低)
而茶中儿茶素和咖啡因,能为我们带来很大的营养健康效益。
儿茶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一种茶多酚,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指出,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看,每天3杯茶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血胆固醇、血糖、血压、血脂等。
而咖啡因,作为众多周知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令茶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自然,春茶的价格自然也会比其他季节的茶叶更高。一篇农业研究报道,“Here in the Bulang Mountains, pu’er harvested in the spring, before the monsoon, tastes richer and fetches a premium: 0 per kilogram, compared with 5 for summer pu’er, harvested during the rainy season.”。在布朗山,春季采摘的普洱茶的味道更加的浓郁香醇,可以卖到680美元一公斤,但夏季的普洱茶也就只能卖到405美元一斤。
那么,这么贵的春茶,怎么喝才能物有所值,不浪费它的营养价值呢?
丨春茶的正确喝法
姿势一. 选对茶叶种类
在众多茶叶种类中,我们可以选择绿茶,因为其儿茶素化合物种类较全且含量更高,像:黄山毛尖、西湖龙井、大叶青茶,特别是黄山毛尖更为优秀~
相反,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中的儿茶素含量会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加工流程中的揉切和发酵工序会让鲜叶中的儿茶素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流失。
姿势二. 冲泡温度不宜过烫、时间不要太长
就算选择了儿茶素含量更高的黄山毛尖,冲泡的时间和温度不对,能喝进体内的儿茶素也只能很少。
一篇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药学院营养与血液学系的2017年发布的《冲泡参数如何影响茶的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对于绿茶和白茶,用90℃的热水煮茶叶7分钟,就可以让茶水保留更高的抗氧化能力和不错的口感香气~
小提醒:如果浸泡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的话,茶汤中的儿茶素可能会发生差向异构化,也就是说变成了抗氧化能力更低的物质,so 这样喝茶喝到了什么?可能是喝了个寂寞吧.....
姿势三. 茶汤和茶叶需储存有道
如果茶叶泡多了,茶汤喝不完,可以滴几滴柠檬汁并放进冰箱冷藏,防止茶液中的儿茶素转化成抗氧化能力更低的物质,保护茶汤的抗氧化性。另外,茶叶在室温下容易发生氧化,为了喝到更有营养的茶汤,室温储存时间也不宜超过2个月以上。
那么,春茶除了用正确的方法沏着喝之外,其实也可以做成很多美味哦~
丨几款茶点,锁住春天的味道:
尝尝以下这款青柠绿茶冷饮,春困的时候,喝一杯可以提神解乏哦~
沏好的新茶,自然或加冰块放到常温~
杯壁贴上一片新鲜青柠片,放入冰块,倒入放凉的绿茶汁液,
滴入柠檬汁和蜂蜜~
为我们的身体补充维生素C和儿茶素、增加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在南方,新采下来的龙井茶会与鲜嫩的虾仁同炒,虾仁玉白,芽叶清香,虾中有茶香,茶中有虾鲜,配上一壶龙井茶,宛如身在西湖畔,清风拂面……这就是浙江十大经典名菜之一龙井虾仁。
爱吃甜品的宝宝也有口福啦,把浓郁的红茶汤融入到戚风蛋糕之中,再淋上厚重的奶油和自制的甜蜜黑糖珍珠,一口吃下去、满口爆浆、幸福感十足~浓郁的春天味道,就这样被珍藏在你的记忆味蕾中咯~
所以,春茶贵有贵的道理~此时的春茶营养含量更高、带来的健康价值也更大~怎么正确沏茶记住了嘛~?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品尝到这股清新的春天味道哦~
参考文献:
1.Ahmed S , Griffin T , Kraner D , et 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Variably Impact Tea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A Systematic Review[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9, 10:939.
2. Ahmed S , Stepp J R , Orians C , et al. Effects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on Tea (Camellia sinensis) Functional Quality Validate Indigenous Farmer Knowledge and Sensory Preferences in Tropical China[J]. Plos One, 2014, 9(10):e109126.
3. Larson, Christina. Reading the tea leaves for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 Science Now, 2015:8-8.
4.中国营养学会.2014.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3版.科学出版社.
5. Silvia, Pastoriza, Sergio, et al. How brewing parameters affect the healthy profile of tea[J]. 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