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曾经看到过一些朋友的疑问,说为什么在西晋灭亡,晋朝皇室逃到江南之后,刚刚灭亡才30多年的东吴势力没有借机东山再起,江南地区反而却成为了东晋维持半壁江山的中坚。当然这里面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但在西晋灭亡前十几年,在东吴故地,也就是江南地区,却也着实发生过一些大事,而这些大事可以说和后来东晋能在江南稳定下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了东吴,之后不久,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歆被封为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负责起了荆州周边的事务。
而在公元302年,司马歆统治区域发生叛乱。而当地的这次叛乱是由一个名为张昌的人领头发动的。这个张昌原本是个来自义阳(即新野)的汉化少数民族,年轻时当过县吏。后来在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后,益州(今四川)也发生了李特叛乱,而西晋中央应接不暇,曾经在民间招募兵员前去平叛,当时张昌就以此为名招募了一支自己的人马。
但当时张昌及其军队却不愿去益州远征,而司马歆当时也确实“为政严苛”,所以这支军队顺势发动了起义,之后他们很快吸引到许多周边流民,形成了很强的实力,司马歆的大军很快被击败,司马歆本人也被其杀死。之后,这支军队兵分4路,先后占领了襄阳、武昌、扬州和长沙等地。
而在张昌手下石冰率军攻占扬州之后,周边豪族周氏的首领周玘很快组织起了一支军队。他们与西晋扬州官员陈敏的军队组成联军,在建邺(今南京周边)击败石冰,之后又追击到徐州,将石冰杀死。而石冰之死对张昌起义造成了沉重打击,张昌很快由盛转衰,几个月后也兵败被杀,使江南的局势重新恢复了平静。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也就需要简单说说这个周氏家族和周玘本人了。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名叫《周处除三害》。其中讲到了一个名叫周处的人横行乡里,导致周边民众将他与猛虎和恶龙并称为“三害”。后来民众设计,让周处去打虎杀龙,而周处在这个过程中也意识到自己之前行为恶劣,在打虎杀龙之后痛改前非,等于将三害全部消除的故事。
而这个周处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周玘的父亲。他是东吴鄱阳太守周鲂的儿子,自己也很早就进入了东吴政府为官。而在晋朝灭亡东吴之后,晋军大将王浑曾借酒问一些投降的东吴臣子对东吴灭亡是否感到难过,这时周处却针锋相对,暗讽王浑也曾是魏国旧臣,化解了东吴臣子的尴尬。
而周处这样做,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他在东吴灭亡后很快就出任了晋朝新平太守,后来还曾为晋朝讨伐氐羌叛变,最终为晋朝战死沙场。而周处为晋朝尽忠也使他的家族得到了晋朝皇室的信任,成为了晋朝安定东吴故地的中坚力量。
所以周玘为西晋平定张昌叛乱也就非常正常了。不过,当时和他一起平乱的其它人却并不都是忠于晋朝的。前文我们提到周玘曾与扬州官员陈敏一同击败石冰,而在张昌起义被镇压之后,陈敏顺势就开始自行割据。他任命了许多官员,并把周玘也任命为安丰太守。
而周玘也知道他想割据,所以称病没有去就职。很快,当地就有官员开始斥责陈敏割据的图谋,周玘知道之后,也开始暗中联络在扬州的晋朝将领刘准等人,很快就对陈敏发动了联合打击。最终陈敏兵败身死。
而在平定陈敏的过程中,吴兴(今浙江湖州)一个名叫钱㻅的人也曾率兵参与平叛。之后西晋朝廷封他为建武将军,并要求他领兵前往西晋都城洛阳。西晋朝廷当时这样做是因为当时西晋已经受到了南匈奴所建立的汉赵政权的巨大威胁,洛阳已危在旦夕。
而钱㻅在领兵走到扬州时,就得到了洛阳已经被汉赵军队攻陷的消息。而钱㻅这时不想去洛阳与南匈奴军队作战,也很快发动了反叛,袭击了吴兴郡。后来建立了东晋的琅邪王司马睿虽然很快派兵镇压,但其兵力却比较少,不足以平叛。而在这时,周玘又集结了一些军队,帮助晋朝官军对钱㻅叛军发动攻击,最终将其斩首。就这样,周玘在短短8年之间三次帮助晋朝平定了江南地区的叛乱,可以说为晋朝稳定江南局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此后晋朝官方很快任命周玘为吴兴太守,并为其封侯。但在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晋朝丢失北方疆土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大量北方士族南下,对江南豪族形成了一定压制。在这种背景下,周玘也受到了司马睿近臣刁协的轻视。因此他对晋朝的忠心也很快发生了动摇。
之后不久,他就开始与另一个江南士族戴渊一同密谋,准备诛杀当时掌权的北方士族,自己取而代之。但他们的计划却很快被司马睿得知,不过当时司马睿也很忌惮周氏等江南士族的实力,所以并没有公开此事,而是在很短时间内连续将周玘的官职变动了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在他还没赶到任职地时就进行了变动。
而这样周玘也就明白朝廷已经知道自己要谋反,最终在公元313年在忧愤之下背疽发作死去了。而在4年之后,司马睿正式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此后东晋王朝成功地在江南维持了103年,而周玘三定江南之后又因谋反而死的经过,可以说也是历史复杂性的突出体现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