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增陵
与唐大璋教授相遇相识,纯属偶然。
庚子岁末,一个星期六上午,我决定到上海沪太路奇石城转转。原来是约好,准备采访大胡子“张大千”卢震老先生,和他的红颜知己静女士。我到得早了些(上午10点过了),卢老先生还没到。虽是周六,沪太路奇石城却冷冷清清。偌大一片奇石城,只有零零星星几家店铺开门,更是难觅顾客身影。我在市场漫步,看到一家叫“天缘石馆”的店铺,门开了,便踱进店内观看。
店不大,满屋奇石,以水石为主,档次颇高。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灯下看书。见我进屋,他站起来,笑着说:“来啦?来,来,来!坐下喝茶,聊聊。”好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一样。我看他的热情发自内心,一脸诚挚,也感觉如遇故人。便坐下来,和他聊了起来。
他就是唐大璋,天缘石馆馆主,苏州科技大学退休教授。
1943年,唐大璋出生于上海浦东南汇西郊,一个唐姓大家族中。自幼受家族影响,喜欢绘画,写字。受大环境影响,他中学毕业后,考入江西共大东固山分校。共大毕业后,留校当教师。他在绘画书法上,天赋很高,毕业前,就在国内首创《一笔宋》字体。“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铜招牌,都是他写的。
他的才华,被江西省科委领导看中,调他去为《中国经济昆虫志》配绘插图。不久,他又被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后改名为“苏州科技大学")作为人才引进。1998年,唐大璋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唐大璋说,他爱上奇石,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1981年,唐大璋就喜欢上奇石,作为业余爱好,小有收藏。真正迷上奇石,则是在1993年。那一年,他去广西柳州招生,首次看到红水河产出的大化石、彩陶石、大湾石、来宾石,把他看傻了,看得“口水直流”:世界上居然有这么美的石头啊?一道光射入心扉,艺术家心中那根审美的心弦,一下就被美石拨动。年届50的他,仿佛悟到自己的“天命”。他下定决心玩石头。
他向学校申请到每天24小时的校总值班工作,每月只要值满8天,其余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他把浦东的祖屋卖掉,备足一笔资金,开始到柳州各大奇石市场,以及大化、来宾、合山、三江等奇石产地,觅石购石。靠着悟性,机遇,人品及魄力,十多年来,他收藏了大批精品奇石。
唐大璋藏石,讲究“真”,讲究“精”。他的藏品,在第六、七届中国暨国际赏石展、第八届北京亚太盆景赏石展、柳州国际奇石节赏石展上,屡获大奖。2007年,北京举办“中国观赏石博览会.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唐大璋送展的《佛山瑞光》(如下图)和《宝坛》,分别获金奖和银奖。这消息在上海石界,引起轰动。上海电视台为他拍了专题片,反复播放。201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石魂一一唐大璋藏石》一书,全国发行。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增设“中华奇石研究会”,聘请唐大璋任会长。
唐大璋送我一本《石魂》。这本书,奇石之精彩,装帧之大气,设计之精美,印刷之精致,为我所见过的石头书所难以企及。
唐大璋是美术教授,是学者型的奇石收藏家。在赏石上,他有自己独到见解。他提出“真、善、勤”的藏石理念,“真、善、美”的品石标准,以及赏石上的“阴阳透视法”,别具见识。这是他取得赏石成就的法宝,也能给其他赏石者以启迪。
看得出来,唐大璋“讷于言,敏于行”,不是一个生意人,也的确不会做生意。我问他:“那你怎么会想起来,在沪太路奇石城开店呢?”他说:“2003年,我退休了。有更多时间玩石头了。但是,年龄大了,精力也渐渐不济。一儿一女,有自己的事业,发展得很好,都不喜欢石头。家里这么多好石头,怎么办呢?得给这些爱石,找个归宿啊!于是,我看中沪太路奇石城,拿了个店面,办起了天缘石馆。我的初衷是:一来,可以让这些美石,有亮相的机会,与爱石者分享;二来,如果有喜欢的石友,也可以友情转让,让这些石头有个好归宿。”
满屋奇石,只是他收藏的一部分。我一件件欣赏,一件一件问价。果然,他所开出的“友情价”,只是我所知道的市场行情的半价。
鉴于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石市低迷。尽管石美价廉,生意还是不好做。唐大璋也不急。他不必靠卖石头吃饭,也不想靠卖石头发财。他说,人和石头,是有缘份在的。奔他而来的石头,与他有缘。缘份尽了,会有别的有缘人,把石头请走。一切随缘。
何况,有这么多好石头,曾经伴随自己生命的一段时光;何况,玩石过程中,还悟出不少做人的道理,玩石的诀窍;何况,还留下了一本厚重的《石魂》一一美术教授唐大璋,即便守着冷冷清清的天缘石馆,依旧从容淡定,心满意足。
作者王增陵,祖籍福建永定,生于江苏南京。插队老知青,资深媒体人,奇石爱好者。著有《人生处处有风景——王增陵随笔集》《奇石雅记》《金陵石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