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揭秘奇兰武夷岩茶:放冷后的苦味与香气之谜

07-31

揭秘奇兰武夷岩茶:放冷后的苦味与香气之谜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奇兰是一款很洋气的茶。

洋气到武夷山的茶农们在茶桌上喝到它,立马心照不宣,“花香里透着洋味。”

有别于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瑞香黄玫瑰等人工培育选育的高香小品种,奇兰在岩茶品种圈,另立了门派。

最早,奇兰作为优秀人才(优秀良种)引入武夷山。

奇兰茶的老家,在平和。

因茶树新生芽头,绿里透白,民间广泛称其为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引进武夷山后,经过品种迭代,正式在武夷山开枝散叶,后期生出了庞大的家族体系。

时至今日,武夷山的奇兰品种,含金边奇兰、大叶奇兰、小叶奇兰等,它们统称奇兰,都拥有那绮丽绚烂的兰花香。

只是鲜叶外形稍有区分,为了省事方便,茶农们直接用奇兰命名。

就像岩茶圈内的扛把子肉桂,世人只知岩茶圈中有肉桂,但极少有人听过肉桂旗下,还有小叶肉桂、黄化肉桂的冷门细致分类。

《2》

于刚入圈的新茶友而言,奇兰是一款绝佳的新人茶。

因为它太香了。

花香非常有辨识力,对爱喝香气的茶友们有着极强的磁吸力。

但这些接触到来自一位新朋友的咨询,对方表示,他喝到某泡品牌店的奇兰,香气的确很好,但怎么茶水放冷之后特别苦?能不能帮忙分析原因?

准确来说,刚冲出一道热茶,趁热倒进小杯子里喝,花香直冲鼻端,他自己分不出兰花香是种什么香,君子兰蝴蝶兰小苍兰洋兰墨兰等,兰花的品种何其多,但能100%肯定里面的花香特别足,比他喝过的其它岩茶要香上好几倍。

只不过,由于是自己一个人喝茶,刚开始喝了一小杯还觉得很香。扭头刷了会手机,时间刚过去几分钟,热茶放在空调房内很快就放凉。

此时再喝,明明是同一杯茶却呈现出狰狞面目,香弱了,苦感增加。

发展到后面,一喝入口就只能尝出苦味,没有花香,茶汤也不柔。

这种反差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是不是说,奇兰作为“走香气”的品种茶,容易做出苦味?

《3》

闻言,立马否定了对方的猜测。

岩茶里,奇兰永远不应该出现强烈苦味。

苦,并非奇兰的品种味。

武夷岩茶历来以香清甘活为上,何来强烈苦感刺激?

哪怕在外面听到“不苦不涩不是茶”的说法,也不应该直接套在奇兰身上。

好岩茶,不应又苦又涩。

苦味太重的茶,入口体验不佳。

浓浓的苦味,覆盖了一切,让人尝不出其它滋味。

对照茶友的描述细节,他除了提到那泡奇兰的香气外,其余风味体验只字未提。

整泡茶喝下来,只有一个最大感受——又香又苦!

喝奇兰,香可以理解。

至于苦?从何而来?

既然,奇兰本身没有“品种苦”,究其苦味来源只能从山场环境、制茶工艺找原因。

喝茶时,茶汤当中带有明显刺激的苦味,与茶叶内部含有过多苦茶碱、咖啡碱有关。

当这款茶实际产地环境不宜茶树生长,四周缺乏遮蔽物,茶园四周连一棵稍微高点的树都看不到。

周围地势平坦,缺乏遮阴,也缺乏山间云雾层,强烈的阳光直射而下。

于茶树的光合作用而言,强光远不如柔和的漫射光好。光照过强,不仅不利于茶树积累养分,还会让叶片内部生出大量苦味咖啡碱。

后期哪怕做茶技术反复调整,也很难消磨这层汤水苦感。

在制茶工艺方面的“苦”,则与做青走水相关。

摊晾不及时,做青不到位,藏在青叶内的“苦涩水”没法顺利走透,便会淤积在叶脉内,让做出来的茶汤入口涩,尝着苦。

《4》

若没猜错,茶友喝到的奇兰之所以“又香又苦”,超9成概率是因为遇到了外山茶。

并且是种在地势低矮,四周开阔茶园的外山奇兰。

因为四周开阔,缺乏山体与树木遮阴,日照时间长,能促进芳香物积累。

做出来的成品,高高高高香气特征尤为显著。

能达到沸水一冲,茶香立马熏晕人的程度。

但可惜,和优质山场的岩茶一比,这类外山茶的茶香缺乏高级感。

闻起来虽然浓香滚滚,花香冲人。

细辨之下,花香并不细腻。

端起泡好的茶汤,趁热小口啜之,汤中香气难寻,落水香寡。

闻着香,喝着不香,香气轻飘虚浮。

除了这些冲鼻的花香,能暴露它的外山茶出身外,还有不少细节可供一并检验。

一来,茶汤薄。

啜茶入口,用舌头去轻轻推动茶汤,茶水并不醇柔。

茶汤之内,缺乏滋味层次。

经不起细品慢尝,滋味很空。

二来,是因苦味刺激性过强。

茶汤当中的苦,远超一般正常岩茶。

以至于几杯茶下肚,能让人记住的滋味感受只剩一个苦字。

苦感明显的茶汤喝入,嘴巴与舌面一直都泛着苦,苦意久久不散。

这种苦到虐人的茶,还能是什么好茶?

《5》

真是奇怪,明明是同一泡茶,甚至按茶友描述,他喝的还是同一冲茶,为什么热喝香,冷喝苦?

若说这泡茶本身味道就很苦,怎么一开始自己没能尝出来?

在开场阶段,那泡奇兰到底做了什么,能将自身的苦感缺陷隐藏得这般巧妙?

说实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因为你的喝茶注意力被分散了。

茶汤放冷后,喝着特别苦的岩茶,说明它一直都很苦。

至于趁热喝茶时,之所以忽略掉茶汤当中的苦感,是因为香气太抓人。

一入口,热腾腾的茶汤发散出来的,尽是香艳高扬的兰香。

趁热喝茶,喝茶者的味蕾专注力,全部被高调的兰花香占领。

哪里还顾得着,背后藏着一招“声东击西”?茶汤当中隐藏苦味?

好比一个人不小心碰到了头,正捂着头难受时,猛然间再砸一下脚。

以疼止疼,自然忽略掉本身的头疼。

这泡奇兰在最开始表现出来的花香迷雾弹,本质无非是“以香镇苦”罢了。

若是趁热喝下肚,浓浓的香气覆盖了一切。

但放凉后,茶香飘散。

似一团迷雾渐渐散开,自然露出一泡茶本身的真面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国画四君子是哪些

李可染万山红遍四条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