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老丛水仙,是从水仙分支出来的,60年树龄以上被称作老丛。
它本质上是水仙品种,却又远高于普通水仙,它可凌驾于水仙乃至大多数武夷岩茶之上,属于岩茶里的高端稀有品类。
水仙是岩茶里的老牌品种,发端于建阳,成名于建瓯,盛行于武夷山。
据说在建阳有树龄非常老迈的古水仙茶树。
为何水仙可以存活如此之久,应该与其基因有关。
武夷山的茶树品种大多是灌木种,唯独水仙属于小乔木。
这是什么概念?
想想云南的茶树,拥有的是“乔木、古乔木”的基因,能长成千年的“老怪”。
水仙是小乔木,虽已经从乔木演化变异过来了,但寿命肯定短不了。
是以,武夷山灌木种的王国里,水仙有足够炫耀的资本。
正因为水仙的种植历史足够久,存在的时间足够长,它们在武夷山的茶山里才留存下了别的树种所没有的珍稀老丛群种。
《2》
试想一下,能安全生长到一个甲子年以上的茶树,该拥有怎样的素质和条件?
长寿基因、意志力和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武夷山的天气状况阴晴不定、变数太多。
这几十年上百年来,水仙茶树们接受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环境气候考验,经历了成长、消亡、坚守、延续的过程。
如今能留下来的老丛水仙群种,必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稳定的内核和绝对优异的茶树基因。
有不少人问过村姑陈,为何有各种山场的肉桂,却没有各种山场的老丛水仙?
是啊,老丛水仙的种植历史比肉桂久远得多了,怎么还覆盖不了武夷山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场?
究其原因在于,身为武夷山的“老人儿”,老丛水仙是不降必太刻意用山场去包装自己的,时至今日,纵观整片三坑两涧,但凡老丛存在之地,哪一处不是响当当的好山场?
往上数,辫子朝时,水仙传入武夷山。彼时的武夷山,只有非常核心的几处正岩老茶区,半岩、外山那些都还未开发出来。
移种来的水仙自然是入驻核心之地,例如慧苑坑里就现存不少货真价实的老丛水仙。
即便后来种茶地不断开垦扩张,但后期种的水仙树龄肯定比不了核心地带的老丛水仙。
况且新茶区开发后,茶树品种有了多样的选择,茶农们不一定把水仙作为首选——种肉桂不是赚更多?
尤其,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茶山、茶地,才能支撑起老丛水仙如此漫长年数的生长。
正如快被人踏平的牛栏坑里就没有老丛水仙,而在人迹罕至的枫树窠、古井,老丛水仙与世隔绝地在那里独美。
《3》
不过武夷山的品种太多,竞争过于激烈,沉寂多年之后,老丛水仙才渐渐走入大众视线,受到茶客们的追捧。
存在太久的事物,大家都习惯了它的存在,往往忽略了它的价值,反而会对新生事物发生浓厚兴趣。
即便老丛水仙的宝藏之处被人挖掘出来,并不能满足大众的口腹,毕竟它的存量实在太少,一年的产量也寥寥无几。
据说有“老丛村”之名的吴三地,整个村算下来,老丛水仙仅有2000株左右。年产量只有小几千斤。
要知道,武夷山绝大多数茶农一年一户的岩茶产量都能达到几千斤!
而整个村子加起来的老丛还够不到一户茶农的茶叶产量。
更别提正岩的老丛水仙了,存量较多的慧苑坑老丛水仙,茶树估计还上不了千株,是的,你没看错,是千株。
加上其他正岩茶区零散分布的一些老丛,整体数量还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与成千上万的茶民相比,人手一泡老丛水仙的配额尚且都达不到。
是以,在一路走低的岩茶哀歌里,老丛水仙逆水行舟,价格在节节攀升。
《4》
作为茶农,给客户寄茶样是家常便饭。
但每个客户都来要几泡老丛茶样,茶农是要犯难的。
茶农说,老丛价格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产量太少了,有的老丛一年就产那么十来斤,要是在茶样上就损耗了几斤,真是非常心疼。
身边一些标榜着只卖肉桂的朋友,都开始进货老丛水仙。
不仅给老丛配备高端大气的包装,还必须要摆在产品架的C位。
从前,喝几泡名山场的肉桂,众人都会迫不及待地发个九宫格炫耀一番。
现在,一下午能连喝几款老丛的都是大户,不仅要发朋友圈,还要拿计算机算一下喝了多少钱,这才心满意足地晒单。
其实,老丛水仙价值多高,卖多少钱,都不为过。
因为它跟那些炒作出来的虚高价格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的身价、历史背景、时间跨度、稀有程度、内在品质等,每一样都是它实打实的黄金价值。
《5》
这些年,武夷山的气候环境一直在给茶树制造严峻考验,导致老茶树们死伤无数。
老丛水仙茶树的元气应该也有所受损。
本就稀少的老丛,定不能再减少了,是以,茶农朋友们一定要加强保护和看管。
尤其,茶树在减少,但喝老丛的人却在增多。
随着大众对老丛水仙的喜爱和追捧日益增加,越来越多人转而去寻老丛水仙。
每年都在定量甚至在减量的老丛,如何能满足不断壮大的粉丝队伍呢?
从茶农视角来看,唯有涨价一计。
凭本事喝茶,总好过得罪老客户吧。
如果有人要问村姑陈,老丛水仙还会涨价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会涨。
岁月越老,它就越香。
每过一年,老丛的树龄就老一年,内质就稠厚一年,口感就好上一年,价值自然就愈发地高了。
老丛这样的水涨船高,不仅是因为稀少、价值高,也许它们还要肩负起武夷山物种绵延的巨大使命。
这就更加任重而道远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