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先秦时期台湾居民:百越族群的一支与两岸紧密联系

11-13

先秦时期台湾居民:百越族群的一支与两岸紧密联系


作者l碧水青山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3000年前,就有越人定居台湾岛。特别是秦汉时期,古代越人到台湾就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此文,重点阐述夏商周时期,以及历史上“百越”形成时期,大陆与台湾密切来往的历史记录。

祖国台湾宝岛

一、蝌蚪文

(1)蝌蚪碑文

明·《台湾岛游:诸山名胜,皆蝌蚪碑文,莫可辨识。唯里刘山有众碑,上书“开元”二字,分明可辨。

郑成功打败洋毛子收复台湾不久,普陀山僧人释华佑,游历台湾岛时,看见多座大山名胜古迹的石碑上,刻有谁也不认识的蝌蚪文。只有里刘山有几块碑,不是蝌蚪文,尽管年代久远,但“开元”二字依旧清晰可辨。

这段话后面部分好理解,就是唐代人到台湾而留刻的石碑。“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此年号共用了8年,从713年十二月到741年十二月。这也是台湾“发启于隋唐”的重要见证之一。

蝌蚪文”是什么?台湾大山上多处“蝌蚪碑文”的背后,到底透露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夏禹治水碑

《湖广通志》:夏,禹随山导水功成,刻石衡山。 皆蝌蚪文字,凡七十七字,不可晓。

夏禹治水碑,原立于高耸入云的衡山岣嵝峰顶,是讴歌上古时期大禹王不朽功勋的石碑。上面有77个字,都是蝌蚪文。如今没有人知晓其中的含义。

大禹治水岣嵝碑

北宋朱长文认为:是由于秦始皇“用篆书,烧焚先典”,结果隶书是兴、古文殆绝”,导致在汉武帝时代,天下就没有人能认识高深莫测的蝌蚪文了。

古代人认为:“蝌蚪文,乃汉字之祖”。苍颉,是依据鸟爪、蝌蚪在水塘、河流边留下的痕迹而得到灵感,创造出了文字。也就是说,蝌蚪文,是最早的汉字,是介于结绳记事与甲骨文之间的文字。(蝌蚪书即古文别名,苍颉,即古文之祖也。明·《书史会要》)。

台湾岛的蝌蚪碑文,再到岣嵝峰的治水碑,可以联想到,早在夏商周时期,台湾岛就与大陆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3)恩泽暨南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个代指旅居南洋及海外华侨的词语——“暨南”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即东到波浪翻滚的汪洋大海,西到满天飞沙的荒漠戈壁,也无论是北部与南方,我们的声乐礼仪、惠民政策,都要普及四海内外。

《山海经·海內东经》:东,在西北,入海餘暨南。

这句话直译,就是:东方,向闽浙西北方向,就进入了茫茫大海,一直走偏南方,就到了台湾、南洋等地了。

闽”的意思是,深山老林里威风八面的大蛇出洞。但上古时期“”字,比现在“蛇”字的含义更广泛。例如:《尚书·商书》载:“东越海蛤,瓯人蝉蛇”。(东越人吃蛤蛎海贝、瓯越人吃体表像蝉翼一样光滑的光滑的鳝鱼、鲇鱼)。

“闽”字,地理上的概念,最初是指东南方的越地,即今天福建、广东及江西一带(东汉·许慎《说文》:闽,东南越也)。到汉代中后期,才演变为福建的专有称呼。

(4)“暨南”的含义

暨:《说文》注解:暨,日颇见也。清·段玉裁注:颇,头偏也;所以暨(),此处理解不是正方向,稍偏一些。

读懂上面两句话,也就理解了朔南暨的原意:政令教化,恩泽四方。

清代,台湾流传一首歌谣《训番俚言》无分番与汉,一体敷教化。就是朔南暨的最佳注释与传承

于是,也弄明白了,在近代历史上,“暨南”就成为旅居南洋及海外华侨的代名词的原因。

二、无余守大禹陵墓

水有源,树有根!要全面了解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历史源头,有必要了解大禹的后代——古代南方瓯人、越人,以及“百越”形成的历史。

《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宋·陈公亮注释:舜置十有二牧,此地为扬州牧所治

意思是,台湾与越地,不仅仅是在地理位置一水相隔,而且在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之时,同属扬州管辖,人员来往也从没有间断过。

(1)无余“守禹之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吴越春秋》: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大禹,治理滔天洪水使天下太平之后,划定“九州”,铸造“九鼎”。大禹巡行天下时仙逝,安葬于绍兴会稽山上。因先祖大禹陵寝远在南方海边,夏帝少康(即发明造酒的那个人——杜康,约前1876年至前1855年在位),担心日后无人祭祀,就封他的小儿子无余到会稽山,专门负责守陵,祭祀先祖

就这样,大禹的直系后代经过夏商周三朝1600多年的发展,成为古代东南沿海的主要族群瓯人”。因越国第一代先祖无余,号“于越”,所以瓯人部落”也称之为“于越部落”。

(2)瓯人居海中

《山海经·海內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

瓯,《说文》注释:瓯,小盆也。当然,人,不能居住在小盆里过日子、繁衍生息。此处指:低洼之地、江河湖海渚洲及岛屿。

海,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大洋边缘。海中,即离陆地不远的岛屿。即离陆地很遥远的岛屿、土地,才称之为海外。

瓯人,聚居在低洼沼泽、渚洲及岛屿之地,自然主要靠潜水区域的蛤蛎海贝、鳝鱼鲇鱼为生

三、越国艰难曲折的成长之路

如果不细品历史,越国给人的感觉就像突然之间长出来的一般。

东汉·《吴越春秋》: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

无余这人质朴,不善于经营家园,其后代也墨守成规。传到第十几代时,一度不能自立而寄人篱下,附属于其他部落。在此期间,大禹的祭祀也曾被迫中断了十几年。

苦心人天不负。到周敬王(约前519年—前476年在位)时期,艰难度日的瓯人”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恩赐,徐国灭亡,人口融入瓯越”。

(1)不服商周的老牌诸侯国

现在,南方人流行一句口头禅“不服周(zōu音)”,表示不服对方。这句俗语起源于“楚王问鼎”(不服周王)的历史故事。其实,在南方有一个比楚国整整早1000年的徐国,即不服商,也不服周。

徐国,夏朝分封的南方老牌诸侯国,都城在今宿迁一带。徐国开国君主若木的老爸伯益,是大禹当年的老同事,也是治水英雄。

大禹治理天下,伯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王大臣(执政官)。伯益,大禹家族的姑爷,直到夏启六年(前2064年)时才病故离世。

历史上,有商王南征“武丁止戈”的故事,就是征伐当时由夏代分封而不服商朝管理的老牌诸侯国。

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南征,灭了17个诸侯国,但依然没有动摇徐国在南方的霸主地位。

(2)徐国人投奔越国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到了东周末期。



西晋·《博物志》: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皆伏、从伏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遣使乘驿一日至楚使伐之。

大家都知道,周代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是楚国。实际上,徐国国君称王,比楚国正式称王早120多年。

徐国,曾经不受商王管,后来不服周王辖。

周宣王时期,徐国国君嬴诞,自称徐偃王,江淮有三十六国诸侯皆服从徐国。这是明摆着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于是周宣王姬静第一次下令楚国讨伐。

前827年,周宣王(前828年—前782年在位)御驾亲征徐国,结果在江淮全军覆没,惨败而归(王自将亲征淮北徐夷。宋·《通鉴前编》)。

前656年,徐国又有大动作,灭了国(徐人取舒)接着攻打吴国(淮夷伐吴)。周惠王(前676年—前652年在位)大发脾气,再次命令楚人伐徐”。此时的楚国已经称王了110多年,实力今非昔比,加上吴国也参加了对徐国的战斗。

楚吴两家人,手捧着一样是圣旨,胸怀着一致的利益,走到了一起,联手了150多年年,终于给周敬王姬匄(gāi)献上了登基大礼,将1500多岁的老寿星徐国送进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3)越王横空出世

徐国灭亡后,国人四处逃散,小部分逃到海上谋生,但大多数投奔了“于越部落”。

历史真是丰富多彩!曾经祖先是老同事,如今后代又成为了一家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於,语发声也。”

南朝·陈 《正义舆地志》: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

徐国灭亡前后,“于越部落”当家人是越王勾践的曾祖父越侯无瞫(shěn)。无瞫抓住了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因徐国人的加入,以及越王勾践的爷爷夫谭、老爸允常的精心经营,在四十年之内,越侯国实力蒸蒸日上。

越侯允常在晚年称王,至此,历史上的第一个越王诞生了。

允常称王,周敬王拒不签字,只承认允常是“子”爵越侯。(吴楚都是最低诸侯国“子”爵侯)。

腰杆变硬了的越王允常表示:我有话要说,现在到了该让天下听见我说话声音的时候了。

如今天下诸侯称王的事已经司空见惯,再说你们自家人、周王室封的姬姓诸侯不也早已称王,凭什么不让我称王,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咱们可也是这里的老住户!

允常拒不收回王号,周王室虽已日薄西山,对他无可奈何,但与周王室同为姬姓的邻居吴国不爽,于是吴越之战爆发。

首先吴王阖()庐战死,接着吴国俘获越王勾践为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卧薪尝胆,演绎了反转大戏,越国反而吞噬了自以为是嫡系而仗势欺人的吴国。

(4)台湾的“越王射的”

三国·吴《临海水土志》记载: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

台湾岛大山里的人,都依山而居,山顶上有一个越王练箭的标靶,标靶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白色大石块。

“越王射的”的典故,出自《越王句践世家》。前496年,第一位越王允常离世,吴王阖闾见老对手不在,趁机“兴师伐越。两军对阵之际,新继位的越王勾践,在阵前安排了三排死囚,搞割颈自刎表演,让吴军将士看懵了。就在吴军将士发呆之时,越王勾践袭击吴军。在追击战中,“射伤吴王阖庐”,不久吴王阖庐不治死亡。

,目标;射的,是标靶、箭靶;正,是也。这、此的意思,也是"征"通假字。白,《说文》注:白,西方色也



白色的石块标靶,寓意生活在台湾岛的越人后裔,希望回到西边的祖国大陆。“越王射的”,表达了台湾岛的越人怀念先祖、渴望回到故地的思乡之情。

沈莹,三国时期东吴临海郡太守。他上班工作的地方——临海,是隋唐之前,大陆与台湾交往最密切的地方。史书多处记载,在临海,常有从台湾漂浮过来的树木。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率兵出海到台湾,下海地点就是临海

沈莹,是世界上全面研究台湾风土人情的第一人。《临海水土志》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台湾相关情况的第一部专著文献。以致后人研究台湾,必读《临海水土志》。由于《临海水土志》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临海”也成为台湾的代称之一。

四、三次大迁徙形成“百越”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地域范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即从越南到交趾至江浙,都是古越族人生活的地区,他们与其他部落杂住,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姓氏与族群。

(1)第一次,楚灭越国

前333年,越王无强原打算远征齐国,最后越王无强鬼使神差地听信了齐国人的话,半路朝令夕改“伐楚”。没有料到,楚国对越军半路调转枪口的玩法早有预案。结果与楚国军队一接触,才发现对方的主力大军就在自己身边。导致没有思想准备的越王无强,反而兵败身亡。被玩花活激怒了的楚国乘胜追击,“尽取故吴地,至浙江”。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当时,越国前线全军覆没,而后方却不一致对外,反而争权夺利起内讧,强大的越国就这样瞬间分崩离析。

越国灭亡,不和睦的子孙选择了不同的逃亡之路。有的流亡到闽中、岭南、苍梧、交趾、涯珥等地继续称王、称君;还有的逃亡于海岛台湾,也有的臣服于楚国。

(2)第二次,秦国设郡

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率领60万大军灭楚,俘获楚王后,继续向东南沿海的原越国土及闽中地区进发。

随后,秦国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度,末代越王无强的后代主要逃亡集居之地改设闽中郡。他们再也不能私下王,只能称“君长”。而且被迫改为含有侮辱姓姓。(本义:主驾车马的小吏。大禹姓“姒”,所以越人原本姓“姒”)。

于是,受到打压的大批越人,又一次踏上了流亡之路。

此时,经过楚、秦两次灭国的110年间,瓯越、闽越、南越、东越基本形成。

秦代末年,秦始皇委派赵佗率50万进攻南越。要知道,当年秦将王翦灭楚,要60万大军,秦始皇都心痛不已。还有,坐拥50万大军的赵佗,在岭南,自称“南越武王”不称“岭南武王”。足见当时越人在岭南、交趾的规模与影响力,已经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成为当地的主流部族。赵佗只能算外来户而已。



百越一词,最早出现与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凱诸、夫风、餘靡之地。

秦始皇之所以不惜派50万大军到岭南,是因为吕不韦等人认为,扬州、汉水之南的百越之地广袤千里,而且各地部族与民众,他们只知道山川河岳的民曲小调、只知道田间地头的野花小草,眼里根本没有皇帝(多无君)。

也许,吕不韦的思想,就是秦始皇当年决定派五十万大军伐越的根本原因。

(3)第三次,七王之乱

前208年,西楚霸王项羽举兵反秦。瓯越、东越、闽越都积极参入到天下如火如荼的反秦洪流之中。

只因楚王不封越王。于是,楚汉相争,越人又纷纷投靠刘邦。

前192年,因汉惠帝刘盈在位期间,吕后干政,一是为了给娘家人封王铺路,废除“非刘不封王”的规定;二是为了离间岭南的越人与南越王的关系,“举高帝时越功”,分别封末代越王无强的后代为闽越王、东海王(也称东瓯王)。

前154年,东瓯王立场混乱,跟随吴王刘濞叛乱,不久又投靠朝廷。

东瓯王摇摆不定的立场,直接导致了朝廷的不信任,也是越人后代王侯之间的乱战不断的导火索。

汉武帝继续发表声明安抚各地越人。例如,承认闽越王父子、祖孙自相争斗而分出来的越繇王、东越王;还给越人后代封侯。例如:无锡侯、海常侯、越衍侯等。

前138年,东瓯国在闽越国的打击下内迁而消失。20多年后,南越国被汉朝10万兵马送进了历史。

由于闽越国内斗,及东瓯国、南越国的灭亡,又有越人“避之,居于海”

至此,“百越”中又增加了吴越、扬越、骆越、西瓯、夷越、山越等一系列新兴词语。

(4)台湾是“百越”中的一支

从楚灭越国到东瓯国、南越国灭亡的200年间,“越”字,所含地理概念范畴急速扩大,百越一词在历史上也经久不衰。

由于历史事件的演变,越人的迁移,从大陆到台湾的人从来没有间断过。到汉代时,台湾岛已经有二十多个部落。

《汉书·地理志下》: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越地会稽山海外,居住的是东鳀人(台湾人),那里分布着20多个部落。年景好的时候,他们都会带着物品来到京城朝见天子。

《说文解字》注释,鳀:大鲇也。台湾到原居民依旧保持着“东越海蛤,瓯人蝉蛇”的古老饮食习惯。

汉代称台湾人为东鳀人,就是依据是他们的饮食习俗而称呼。

别说一大批一大批越人躲避战乱谋生,就是大陆闽浙越人后代出海打鱼,也一不小心就漂到了台湾。



南宋·《诸蕃志》,忽中国渔者,从魍港飘至,遂往以为常。

《诸蕃志》作者赵汝适,就是前面提到的临海人。从海外来中国大陆做生意的商人告诉他,自己在魍港,经常看见大陆渔民突然从海上漂到台湾,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魍(wǎng)港,清代以后文献之为北港,位于今天的台湾省嘉义县。

五、先秦古籍中的台湾的风俗

(1)皮母地丘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介绍东海之外,东南一角的区域、那一个有猴活动的地方,叫“皮母地丘”。

荒:《说文》:荒,芜也。意思是不耕种而长满草木的土地;隅,最初是“”字,意思是区域。禺,也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中的一种猴。:养育;:土,表示地面、土地。地中的,古代通“”字。皮母地丘,意思是人靠动物皮毛为生,有蛇出入的地方。

沈莹·《临海水土志》记载:“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宁负千石之粟,不愿负猴头羹huò)。

230年,,东吴卫温、诸葛直从台湾(夷洲)带回几千百姓返回,史称“安家之民”。他们分别被安置在当时的浙南安阳与闽北罗江两县生活,喜欢吃猴头羹,没有其他美味佳肴能与之相比。



此处,也可以看到孙权等人看待台湾居民,如同自己治下子民一样。

《隋书》:编纻为甲,或用熊豹皮。

607年,隋炀帝杨广派遣羽骑尉朱宽到台湾去“求访异俗”,也看见了看见当地人用动物皮。

(2)文身断发的风俗

《史记》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越国人的先祖,开创基业时,没有衣服穿,出门只好纹身。为了方便劳作,把头发剪短。常常只是身披田间、路边的杂草建设家园。

台湾人长时间保留着东瓯越人文身断发的习俗

三国《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安家之民”有每一个人都剃头理发的习俗(人皆髡头。髡<Kūn>,剃)。这与汉代之后大陆人“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的风俗思维大不一样。

《隋书》:男子拔去髭鬓,身上有毛之处皆亦除去。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

隋代羽骑尉朱宽到台湾去“求访异俗”时,看见台湾(琉球)男子都剪发剪胡子,女人则在手上纹虫蛇之类的动物图案。



即使是清代,皇帝也特许台湾人“断发文身之俗”(台湾本海外荒裔,断发文身之俗。清·徐怀祖《台湾随笔》)

(3)卉服与葛越布

《尚书·禹贡》曰:岛夷卉服

是说台湾(岛夷)原居民穿着与越人相似!

岛夷卉服宋代学者蔡传注释:卉,草也。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之布,以葛为之。以其产于越,故曰葛越也。

卉服,就是用葛越布编制而成,适合于夏装。这种葛越布,是南方人用葛草纤维织成的。因为原产于与岛夷隔海相邻的越国,所以就叫葛越

《左传》记载: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几杖诸侯之服,越国大悦。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

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期间,给吴王进献了葛布。得到葛布的吴王夫差开心不已,对越国大加赏赐。趁机韬光养晦的越国实力大增,几次征战,终于从奴隶翻身,成为诸侯仰视的时代霸主。越国上下都喜笑颜开。自己的劳动成果,拯救了家国,田间地头采割葛草的女子,都越王勾践的良苦用心而感动


当然,越国人智慧的结晶,葛越布技术,不仅仅传到到台湾。越国灭亡后,子孙逃亡,秦汉时期形成“百越”,葛越布也传到南越、闽中等地。古百越之地,除了台湾盛产葛布之外,三国至隋唐,云贵川等地也盛产葛布。

但从越国临海传到台湾岛的葛越布技术,历史最为悠久,至少传承了1500年。

例如,到元代,古越地人反过来到台湾去购买这种用草编制而成的葛越布。

元·陈基撰《夷白斋稿》记载:澉浦黄湾境接岛夷,商通卉服,大艘巨舶与丑类鲸鲵相出没。

杭州湾北岸对接台湾岛,两地彼此通商。大陆去的商人专程去采购华丽清凉的卉服。大型商船乘风破浪,与海中各种各样让人惊心动魄像怪兽一般的大鱼一起在惊涛巨浪中出没。

元代陈基,与南宋编撰《诸蕃志》的作者赵汝适一样,也临海人。

(4)越人铸剑之术

古代越地,有着丰富的铜、铅、锡等矿藏资源,涌现出诸如干将、莫邪、欧冶子等名留青史的铸剑大师。

故而,越国的冶炼铸造技术,精妙绝伦、冠绝古今。这让历代文人墨客泼墨挥毫、赞誉有加,也使各朝王侯将相梦寐以求、视若至宝。

台湾原居民作为百越”的一支,锻铸技术也非同凡响,令人叹为观止,只是台湾“少铁”,而让人觉得寂寂无名。

《隋书》:有刀、槊、弓、箭、剑、铍之属。其处少铁,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辅助之。

607年,隋炀帝杨广派遣羽骑尉朱宽到台湾去“求访异俗”得知,当时台湾人,刀、槊、弓、箭、剑、铍之类的东西都有,只是台湾不产铁,所以很少见,但他们依然保持有高超的铸造技术,他们把这些兵器打造得短小、刃薄。大小铁器也都用了动物骨头与犄角,借此节约原材料。

据上世纪初的《雅堂文集》记载:枋桥林薇阁藏一匕首,长八寸,甚利。以羊脂玉为柄,雕一羊首,两眼嵌红宝石。紫绒为鞘。光芒五彩,奕奕射人。闻为汉代之物。

在台湾台北县的枋桥林薇阁里,藏有一把长约26厘米短剑,刃口很是锋利。手柄是优质和田玉白玉,上面雕刻有一只羊头,羊头上的两眼是红宝石镶嵌而成。用紫色绒装饰短剑鞘。拔出短剑,依旧光芒五彩,奕奕生辉、寒气逼人。据主人介绍,此剑是汉代锻打铸造传家之宝

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越国登峰造极的铸剑技术失传的原因。那些铸剑大师及其传人,是冷兵器时代不可或缺的高级人才,自然是各方势力重点关照、哄抢的对象。恰好铸剑作坊则在后方,前线溃败失利,他们也有时间转移,出海躲避。

六、“台湾”一词的来历

历史文献中,称呼台湾的词语很多,例如:暨南、皮母地丘、岛夷、瀛洲、东鯷、夷洲、临海、琉求(流虬、留仇、琉球、流仇、瑠求)、澎湖、东番(东)等。

台湾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万历(1573年-1620年)时期,至今已有400多年。其实,“台湾”一词,有着3000年的历史底蕴。

(1)台湾诸岛的传说

《列子·汤问》: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3000年前,商朝开国君主成汤询问天下之事理。博闻广识的大臣夏棘说,渤海之东,很遥远的地方“有大壑”(如今对马海峡与日本海),是“无底之谷”。那里深不可测,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

但在茫茫大海之中,五座仙山没有根基,日日夜夜只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随波上下颠簸、来回漂流(“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天帝为了不让这五座山漂流到西方,于是命令海神禺强安排十五只大鳌,让他们翘起脑袋、背着这五座仙山。有十五只神鳌背驮的五座仙山不再漂移流动了。

《列子·汤问》:於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

没有料到,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来到此地,一口气钓了六只大鳌,巨人把大鳌带回去,用鳌骨进行占卜吉凶。于是岱舆和员峤二山便再一次失去了根基,没有了依靠。

但漂流的岱舆和员峤二山,没有按照天帝与众神原来的预想那样漂流到西方,而是背道而驰,漂移到南方、离人类活动比较近的区域搁浅了。

北:通“背”.,反向。极:本义是房屋正梁,又称脊檩。《《甲骨文字典》:“屋之至高处为极”;《说文解字》:"“极,驴上负也”。此处意思是浅海。沉:下陷到有地基依靠之处。

正因岱舆、员峤二山漂移到南方搁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座仙山,就成为了三座。台湾诸岛屿来历的传说,同后来飞来峰的传说,如出一辙。

(2)“岱舆、员峤”就是“台湾”

明清两代许多人认为,“二山搁浅”是台湾。理由是“岱舆、员峤”二山第一个字的读音,合起来就是“台湾”的发音。

对“岱、员”二山就是台湾”,台湾岛爱国学者连横论述非常详细,也令人信服。

《雅堂文集》:余尝以台湾二字疑则列子之所谓岱舆、员峤,而方壶即澎湖,其音实同;

德高望重的连横老前辈说,我很早就持有这种观点:“台湾二字,就是是列子所说的“岱舆、员峤”两座仙山,列子所说的仙山“方壶”就是澎湖。因为他们的发音,在闽越方言中一样。

《雅堂文集》:澎湖与台密迩,巨浸隔之,黑流所经,风涛喷薄,实维无底之谷,故名落际。又有万水朝东之险,而疑为海上仙山也。

老前辈连横继续列出了论据:澎湖与台湾岛虽然接得很近,但是也由很大的海湾隔开,强劲的滚滚黑潮,昼夜不息地流淌。海面时时风急浪高,日日薄雾笼罩,真的是无底的海洋深谷。所以夏棘对商汤说岱舆、员峤两座山沉于大海。加上海面无数巨浪,让人心惊胆战,所以夏棘说“岱舆、员峤”是海中仙山。


(2)两座仙山是一岛的依据

《雅堂文集》:台湾虽为一岛,曩(nǎng)时航海者多误为二。明万历初,荷兰人连少挺舟过台湾,尝绘一图,亦分为二。

连横老先生接着解释“二山搁浅”同是台湾的疑惑:台湾主岛的确只是一座大岛,但从前海的人,大多数误认为台湾岛就是两座岛。例如,明代万历初期,荷兰人经过台湾时,他们曾经绘制的台湾地图,就是把台湾岛绘成了两座岛。

结尾

台湾原居民,是百越中的一个支系。自古以来就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只要国富民强、精诚团结,就会统一。

伟大的中华民族统一台湾之时,就是再一次站立在世界之巅之日,这也是兆亿中华儿女共同翘首期盼的梦想!

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蒸蒸日上,统一台湾人心所向,也指日可待!



注:关于大陆与台湾密切来往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所以此文重点只阐述夏商周时期与“百越”形成时期,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密切来往的历史资料。秦汉以后的历史,以后再接着整理。搜集整理古籍文献不易,因水平及篇幅有限,难免有失误或遗漏之处,请大家指教、转发。

铲屎官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黑摩利鱼图片大全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