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在人类出现之前生命已经经过了数个轮回。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比作一天,最早的生命大约在凌晨4点就已经诞生,而到了晚上21点生命才开始繁荣,即我们所熟知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在23点59分56秒才出现人类
地质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生命繁荣的场景却被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和沧海桑田的变化,逐渐被尘封在泥土里,失去了声息。地质学家通过几百年的努力,发现了大量远古生物留下的蛛丝马迹——化石,靠着人类丰富的想象力,还原出显生宙以来5亿多年生生不息的过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种化石堆积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称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发现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接下来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那些宝贵的古生物化石群~
(排列顺序大致按照时间先后)
01
瓮安生物群
地点:贵州瓮安
时代: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6.1-5.6亿年)
地层:陡山沱组磷块岩
代表生物:珊瑚、藻类、胚胎化石
简介:埃迪卡拉纪是在“雪球地球”事件之后,生命开始爆发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生物开始从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向多细胞生物演化,标志着原始的生命形态在经过30亿年的准备之后,其积累的生命能量和无穷的创造力即将喷薄而出,生命演化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篇章。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最著名的代表。而瓮安生物群是与埃迪卡拉生物群齐名的生物群,其化石保存程度和种类数量与埃迪卡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不乏大量的多细胞藻类化石,还要早期动物的胚胎化石,为多细胞生命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胚胎证据。
历史过往:199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在论文中首先提出“瓮安生物群”的概念。随后几年更多古生物学研究者陆续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批独特的“具细胞结构的海绵动物化石及后生动物胚胎化石”,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使得瓮安生物群开始获得国际影响力。但是,由于瓮安生物群富含磷矿,又被称为“亚洲磷仓”,当地大部分财政收入均来自磷矿开发,致使瓮安生物群被大规模破坏,这座有着6亿年历史的化石宝库,代表着生命大爆发起源的地方,被开采殆尽,引起了大量地质学家的抗议。经过媒体多方报道和南古所的努力下,在2006年成立了瓮安动物群化石保护区,然而直到2017年当地政府才真正停止开采。
瓮安生物群复原图(源自化石网)
瓮安生物群化石产地
瓮安生物群中生物胚胎化石
瓮安生物群中最古老的珊瑚
02
澄江生物群
地点:云南澄江帽天山
时代:早寒武世(5.3亿年)
地层: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
代表生物:三叶虫、奇虾、怪诞虫、水母
简介:寒武纪早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主要时期,寒武纪大爆发是地质学上的一桩悬案,大爆发之谜至今仍未有准确的解答。埃迪卡拉生物群为寒武纪大爆发书写了序章,进入显生宙的寒武纪早期,仅仅用了两千万年的时间就演化出了现代生物所有的门类,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渐进式进化相违背,这更增加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神秘感。
澄江生物群就是这段时间的主要代表,澄江生物群共发现了16个门类、200余个物种化石,其中包括藻类、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鳃曳动物、叶足动物、动吻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线虫动物、古虫动物、毛颚动物、脊索动物等众多动物门以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奇异类群、遗迹化石和粪类化石。岩层为黑色、灰黑色微细水平层理发育的泥岩夹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风化后呈灰绿、灰黄色,其中见有黄铁矿晶体,属于浅海静水还原环境的陆源碎屑堆积,很可能是个半封闭海湾或远滨带沉积。像水母之类的腔肠动物的软体部分很难形成化石,但是在澄江的砂页岩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其辐管、环肌、中央腔和口部构造均可清晰可辨。
澄江生物群复原图
澄江帽天山
澄江动物群化石发现点
澄江古生物研究站
奇虾复原图
(图片来源:古生物复原画师杨定华)
三叶虫(Redlichia本尊)
抚仙湖虫
水母化石
怪诞虫、微网虫、爪网虫
03
凯里生物群
地点:贵州省凯里市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后山
时代:中寒武世早期(5.2亿年)
地层:中寒武世凯里组页岩
代表生物:三叶虫、奇虾、海胆、始海百合、纳罗虫
简介:世界上寒武纪大爆发共有三大页岩型生物群,那就是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中国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国独占其二,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凯里生物群在生物组成上与澄江生物群及其相似,其年代居于澄江生物群与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之间,在生物演化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早期后生生物的演化、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古地理板块的正确恢复、生物埋藏学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及证据。
最近,在湖北宜昌长阳地区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2019年正式命名为“清江生物群”,为寒武纪的化石资源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凯里生物群复原图
卢氏中国始海百合
海胆化石
纳罗虫
04
兴义贵州生物群
地点: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山村
时代:中三叠世(2.45-2.35亿年)
地层:中三叠统上部法郎组竹杆坡段灰岩
代表生物:原始鳍龙类、海百合、海龙类、原龙类、鱼类
简介:“贵州龙动物群”又称“兴义动物群”,以胡氏贵州龙为主,包括幻龙、欧龙、碷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并伴生大量鱼类及其他多门类(菊石、双壳类、腕足类、虾、海百合及牙形石)的化石生物群。贵州龙生物群是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之后慢慢复苏的关键时期。贵州龙虽名为龙,但并不是恐龙,和恐龙最多能攀得上是“远亲”。贵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它对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三叠纪之前,生物早已登陆上岸,但是在三叠纪却出现了大规模爬行动物返回海洋的现象,贵州龙动物群中的水生爬行类就是爬行类第二次大规模返回水域的产物,出现这种“返祖”现象可能与当时地球表层特殊的环境状况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很多原因的综合影响,目前这仍是爬行类演化中的一大未解之谜。最近,随着化《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出台,贵州龙等大量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国家保护化石,禁止私人发掘和买卖,一定程度上使得古生物化石群得到了保护。
贵州龙生物群复原图
(图片来源:古生物复原画师杨定华)
贵州龙生物群复原图
(图片来源:古生物复原画师杨定华)
贵州龙复原图
贵州龙化石
富源巨胫龙
05
关岭生物群
地点:贵州省西南部关岭县新铺乡
时代:晚三叠世(2.2亿年)
地层:上三叠统小凹组灰岩
代表生物:海生爬行动物、腕足动物、海百合、鱼类、菊石等
简介:关岭生物群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化石群之一,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三叠纪化石群。其时代处于晚三叠世,紧接着贵州龙化石群,是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之后由复苏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鱼龙类动物“返祖”现象的高峰,该生物群对研究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海洋生物演化和辐射、古海洋动物地理区系以及研究古海洋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还有著名的罗平生物群,位于云南省罗平县,时代较关岭生物群早1-2千万年,具有大量的爬行动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化石,是三叠纪生物繁盛的过渡阶段,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岭生物群复原图
关岭生物群复原图
关岭生物群地址
鱼龙化石
海百合化石
菊石化石
06
热河生物群
地点:中国辽西义县、北票、凌源等地
时代:早白垩世(1.3-1.2亿年)
地层:早白垩世花吉营组、义县组和九佛堂组
代表生物:狼鳍鱼、东方叶肢介、三尾拟蜉蝣、中华龙鸟、孔子鸟、辽宁古果
简介:热河生物群的时代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时代,热河生物群也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是一座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时代位于早白垩世,正处于恐龙统治大陆的时期,在这里既发现了恐龙变为鸟的直接证据——中华龙鸟,也有最原始的鸟类——孔子鸟,更有早期哺乳动物的出现——张和兽、热河兽,还有最早的被子植物出现——辽宁古果。因此,该生物群也受到了大量的国际关注,并进行了极其详细的古生物和测年工作。
早白垩世,华北东北早已抬升为陆,当时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这种生活环境为动物们提供了绝好的发展空间,一大批接近先进现代生物的动植物开始出现。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恐龙穿梭在森林里,翼龙翱翔于天际,原始鸟类正在尝试飞翔,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在草丛中觅食,湖泊中遍布鱼、虾、虫、龟、螈,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白垩纪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将这一切终止,将其埋入火山灰下,这才使得化石保存完整,被后人发现。
热河生物群复原图
中华龙鸟
孔子鸟
狼鳍鱼化石群
辽宁古果
三尾拟蜉蝣
东方叶肢介
07
山旺生物群
地点:山东省临朐县东部解家河盆地
时代: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早期(1800万年)
地层:中中新世早期的山旺组硅藻土层
代表生物:玄武蛙、临胸蟾蜍、中新原螈、中新蛇、鲁钝吻鳄、山旺鸟、山旺蝙蝠、硅藻鼠、孔氏半熊、三角原占鹿、柄杯鹿、犀类等
简介:进入新生代以来,哺乳类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山东省临朐县这里1800万年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水资源丰富,季风性气候温暖而又湿润,沼泽与湖泊相伴而生滋养着万物。蛙、蛇、老鼠、小鹿等小动物在此处安稳地生活,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通过种类极其丰富的化石得以证明。在静水湖泊的沉积下形成了水平层理的硅藻土,森林的落叶得以完整保存,通过树叶化石也可以看到丰富的植物环境,除了近100种藻类以外,已发现了苔藓类、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等142种。昆虫化石种类也相当丰富,据鉴定,共有400多种昆虫出现。鱼类也呈现出现代鱼的特点,主要包括鲤形目和鲈形目两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生物化石也保存完整,蛙类和蛇类也是山旺生物群的标志。完整的鸟类化石资源也填补了第四纪鸟类化石的空缺。在山旺化石产地,满地均可见到形状完整的树叶化石、鱼类化石出现在硅藻土泥片上,所以山旺化石群又有着“化石博物馆”之称,同时硅藻土也是非常珍惜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农业、工业等方面。
山旺动物群复原图
山旺博物馆
(图片来源:齐鲁网)
玄武蛙
山旺中新蛇
柯氏环杯鹿
山旺植物叶片化石
山旺少鳞鳜
山旺鲁鲤
08
和政生物群
地点:甘肃和政、广河、东乡、临夏、康乐
时代:新近纪-第四纪(1500-200万年)
地层:新近纪红土层和第四纪地层
代表生物:铲齿象、和政羊、三趾马、巨鬣狗
简介:和政动物群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动物群:①铲齿象动物群(距今约1500-1200万年);②三趾马动物群(距今约1000-700万年);③真马动物群(距今约200万年)。化石分属爬行纲和哺乳纲的6目70余属种。其化石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并且创造了六个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化石——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和政动物群对研究中国西北地区自古近纪以来生物群的演化、分布及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和政生物群复原图
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博物馆
和政羊
(图片来源:武汉中华奇石馆)
披毛犀
(图片来源:武汉中华奇石馆)
铲齿象
(图片来源:武汉中华奇石馆)
三趾马及复原图
以上就是列举的几个中国著名的古生物生物群,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生物具有着不同的生物界面貌。经过显生宙5亿多年来的演化,生物不断进化,不断寻找着适应地球的生存方式,在生物群内食物链的竞争下,还要应对着环境的变化。这些生物群经历过物质丰富的大发展时期,也经历过劫后余生后的苟且偷生,也体会过大灭绝前的挣扎,但是总归而言地球上的生物是在进步的,生命越来越高级,能力越来越强大,走过弯路,克服困难,直到如今的我们。正应了侏罗纪公园中的那句话,生命总能找到出路。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美编:ZYN
校对:李玉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