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代玉器造型特征之一--玉壁
玉璧是古人祭祀用的礼器,“以苍璧礼天”,认为其中的圆形孔可以通天,使人特别是统治者与天得以沟通。谷为我国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粮食作物之一,到了汉代,谷物的种植成为最重要的农事活动。民以食为天,汉统治者把农业作为国之根本,古代祭天首先要祭祀农神,把谷纹用于礼器上的装饰内容,显示统治者是为了以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通过玉璧以礼的形式把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反映了当时天人感应的意识,也体现了统治者通过“敬天、保民、明德”,以求江山永存。
汉代时期的玉璧,存世量是较多的,虽然其社会功能在原有礼器的范畴中已经丧失殆尽,但是,作为一种当时社会上层所乐于接受的传统玉器制作样式,最终还是与其他的礼器不同而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玉璧器形的设计上,还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考古实物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汉代时期的玉壁主要是根据其所用场合的不同,功能也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种就是仍然带有传统文化色彩,具有礼器威仪的重器,这一类玉壁造型的特征是:
1、玉璧的直径都比较大,例如在1983年,考古人员在广州西汉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的玉璧中,最大玉璧的直径为33.4厘米,
而山东省巨野县1977年出土的一块玉璧,直径也达到了23.4厘米。这是从长江流域来看,南北地方所出土器中,直径比较典型的玉璧,一般常见的玉璧直径都在13-20厘米之间。
2、这种类型的玉璧制作,基本上都是以碧玉为制作原料,用白玉制作的却很少,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1959年,在河北省定县出土的一块直径18.5厘米的玉璧,目前存放在定州博物馆,我多次去观看过此物,这件玉璧就是上等的白玉质地,不仅材质优秀,做工也相当考究,该璧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杨伯达、杜遒松、王海文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而存放在河北博物馆的另一个出廓玉璧,也是采用白玉材质的。
但是这种情况在出土的玉器中比例较小,总之考古挖掘中,汉代大型玉璧中白玉比较少见,相反在我们能见到的传世品中,白玉璧的数量要比出土玉璧更多,当然达到这种超大直径的白玉璧也不是很多,但有一点我们需要清楚,因为传世品的情况很复杂,也有历代高仿品混杂其中的可能。
3、汉代时期这种类型的玉璧纹饰,在设计和总体纹饰比例上,构成相对比较固定,大概有两种:
第一个是璧面为一个完整的区域,上面装饰有谷纹或卧蚕纹、蒲纹,外缘与孔周处留有无饰的边,多用单阴线同心圆来划分。
第二个就是此类玉璧与西汉时期铜镜的样式相类似,璧面用绦索纹或双阴线区隔成2-3个区间,一般内、外区采用细阴线来琢磨刻纹饰;中间的区域装饰谷纹或卧蚕纹,蒲格等。这种纹饰的设计后来我们在汉代的玉剑柄首上也能看到。
随着时代的进步,第二种玉璧逐渐衍化成为了装饰玉器,其主要特征是:
1、这个时期的玉璧,直径一般较上面的玉璧小许多,大多直径在10厘米左右。
2、这类玉璧所选用的玉材有白玉、青玉,传统历史中那种具有礼器威仪的玉璧材料,在这种装饰型为主的玉璧中很少见到,这告诉我们在汉代时期,对于玉质材料的使用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色彩标准的。
不要以为古人的材质和颜色是随意使用的,那种代表着传统的用玉标准“首德而次符”的用玉理念,在汉代时期也证明受到了最后的挑战,不过总体而言,汉代时期的用玉标准看来是有着严格的标准,是以颜色为第一要义的。
3、这一类玉璧无论是在工艺上的特征,还是雕琢手段,都十分复杂,除了我们常见到的战国时期玉器常见的那些工艺特征以外,很多玉璧都有着精密的镂雕纹饰,而这些技艺与镂雕纹样设计,都是很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的,震旦博物馆就有一批汉代的镂雕玉璧,不仅尺寸较大,造型也独具特色,以前我也专门撰文介绍过这一类的玉璧特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查阅以前的文字,这里不再重复;
面对这样的独特纹饰和材质的玉璧,特别是琢磨工艺和雕制手段,现在可以看到的种类主要体现在出廓玉璧、出廓带字纹玉璧、双联式玉璧等造型异形设计里面。
汉代在玉壁的设计琢制方面,工艺和技巧普遍要高于战国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