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个来自东北黑龙江的大汉子,在东北生活了三十几年,都没到过广东。
大家都知道,在广东,家禽类肉的消费在全国排名中可是数一数二的,这也足以说明广东人对鸡鸭鹅肉的喜爱程度。
我也经常能在网上看到有很多广东的朋友在强烈推荐广东的一道非常出名的美食,那就是白切鸡。
我就非常好奇,这玩意能有多好吃,能比我们东北的铁锅炖大鹅好吃?
要是白切鸡真要那么好吃的话,在东北我怎么见不到有人卖白切鸡呢?
我想那指定是徒有虚名罢了。
不过在去年国庆的时候,我终于计划到广东旅行了,也终于有机会品尝到让我非常好奇的广东白切鸡了。
我入住了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这里就有餐厅,可以供住客或者外来的顾客吃饭或者喝早茶。
白天鹅内部装饰得非常精美,有种中国庭院般的美,小桥流水潺潺,就跟世外桃源一样。
因为我是白天鹅宾馆的住客,所以我是可以直接给宾馆前台打电话就能够预约吃饭的时间,然后拿着房卡就能直接到白天鹅宾馆的玉堂春暖餐厅就餐。
如果是外面的顾客,是需要排队的,毕竟白天鹅宾馆在广州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到了点餐环节,我点了个普洱茶
至于菜品的话,那肯定少不了白切鸡,毕竟我还没吃过白切鸡。
玉堂春暖的白切鸡是叫作葵花白切鸡,据说是这个葵花鸡是用非常优质的葵花籽、葵花叶和葵花杆喂养的,所以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所以因为其稀缺性,价格自然也是非常高的,达到了800元一份,我只能点半份了。
除此之外我还点了黑毛猪叉烧、香茅焗乳鸽、榄仁沙琪玛、肠粉、水晶虾饺等。
点完餐之后,我开始慢慢品茶,享受着惬意的早茶。
等到我的菜开始上桌之后,我看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白切鸡。
这个白切鸡看起来色泽金黄,非常诱人,而且摆盘也非常精致,还附上了一小碟姜葱油蘸料。
我夹起一块白切鸡,看着皮非常薄,肉也非常细腻。
我蘸上料之后放进嘴里,味道真的惊艳到了我。
这个葵花白切鸡鸡皮非常爽脆弹牙,鸡肉细嫩且带有一点嚼劲,吃起来完全不会感到柴。
每块鸡肉的鸡皮下面都有一层类似果冻状的油脂,有着非常香的油脂香味,加上姜葱油蘸料后鸡肉则更是提高了一个档次。
其他的菜品味道也是非常不错,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这个白切鸡让我惊艳。
吃过广东的白切鸡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白切鸡在我们东北火不起来了。
1、食材
首先就是广东的白切鸡在选材上是非常关键的。
广东的白切鸡一般都是用的清远三黄鸡、文昌鸡这些。
比如三黄鸡,它以皮薄骨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
三黄鸡皮下脂肪适中,使得鸡肉在煮熟后依然能够保持滑嫩的口感,同时皮脆肉滑,令人回味无穷。
而文昌鸡也同样以其肉质鲜嫩、皮薄骨酥而闻名。
文昌鸡的肉质紧实而不柴,皮脆肉滑,与清远三黄鸡相似,都是制作白切鸡的绝佳材料。
然而,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地理、气候和养殖习惯的差异,这些优质的鸡种很难得到养殖。
即便是尝试用其他鸡种来制作白切鸡,也往往难以达到广东白切鸡的相同口感和品质。
广东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鸡只的生长。
而东北地区则气候寒冷干燥,对鸡只的生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差异导致了鸡只生长速度、肉质特点等方面的不同。
2、烹饪方式
还有就是北方和广东在对食材的烹饪方式上也有差异。
广东的白切鸡虽然看起来像是直接煮熟的鸡,但是其实做法也是非常讲究的。
白切鸡烹饪的关键在于火候的精准控制。
厨师需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掌握“刚熟不烂”的火候技巧。
这意味着鸡肉需达到刚刚熟透的状态,但又要避免过度烹煮导致肉质变烂。
这种微妙的平衡,使得白切鸡的肉质能够保持最佳的嫩滑与口感。
除了火候,烹饪手法也是决定白切鸡品质的重要因素。
从鸡的挑选、处理到煮制过程中的翻动、冷却,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
特别是煮制时,需要控制水的温度与流动,以确保鸡肉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熟或过生。
由于追求“刚熟不烂”的效果,有时白切鸡的内部可能会带有细微的血丝。
这并非烹饪失误,而是广东人对于食材熟成度的一种独特理解。
但很多北方人可能并不是很能接受,因为北方人更习惯将食材煮熟煮透。
比如东北地区就比较喜欢炖菜、熘菜、炸菜等,这些菜肴通常热气腾腾、口感浓郁。
相比之下,白切鸡作为一道凉菜或接近凉菜的菜品,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可能不太受欢迎。
3、口味
最后就是北方地区和广东在口味上的差异。
白切鸡以其原汁原味、口感清淡而著称,而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倾向于重口味,讲究咸甜分明、滋味浓郁。
因此,清淡的白切鸡可能难以满足东北人的口味需求。
广东人偏爱食物的原汁原味,而东北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调料和烹饪方式来增强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这一次的广州行,让我体会到了白切鸡的魅力,其精选食材、精妙烹饪与清淡原味,展现了广东饮食文化的精髓。
与东北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不同,白切鸡的原汁原味让我耳目一新。
最后问一下大家,大家平时吃白切鸡都喜欢蘸什么料呢?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