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篆刻学习过程中,崇尚高古的朴拙,意趣的生动。在参考其他门类时,以汉代为例,如墓志碑刻、砖、瓦、画像石、佛像、也都是这种古拙的风格,一度以为在当时,就是这样一种审美取向或者是当时艺术的美学特征,当看到汉铜镜铭文的时候,越看越迷惑,觉得开始怀疑自己这个想法。
如果,上图这些砖瓦石更具有民间的色彩,民间的这些带有艺术性的载体,毕竟不可能像士大夫阶层的这些物品的制作精良(事实上很多这也砖瓦也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用品,很多也属于达官贵族的),但毕竟是属于泥土材料的制作。那我们看看,能代表精良制作的物品,汉金文的样子。
这些贵重的金属上铭铸的文字图形,不仅应该属于“制作精良”的品类,更应该代表当时的审美取向了。但我们仍然看到的是那种自由无羁,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气度和古朴稚拙的风貌。
但在汉铜镜里,尤其那些铭文镜的文字的表现,极具装饰意味的排列,极具装饰意味的字法,无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呈现工艺化的华丽之美,和那些古拙的意境相差甚远。
上图中的铜镜中,铭文已经很图案化了。和汉印的缪篆有异曲同工的是,为了达到方整的目的,文字的很多字法都重新安排了,是不是已经是错字了,交给文字学家去做定论吧。
铜镜铭文墨拓:“姚皎光而耀美兮,挟佳都而承闲乎,怀欢察而恚予兮,爱存神而不迁兮,得并执而不衰乎,精昭折兮而侍君”。
极尽华丽之美,也有它的艺术参考价值。也一样有其精彩之处。但我们谈论为什么审美上有这样的差异。
其实我们反观汉代书法,就能看出其中的缘由。有专家这样去把汉代的书法做分期:西汉前期带有篆书遗韵的古拙、浑穆;西汉中期至东汉初的质朴无华;东汉中期以后的庄重严整并伴有藻饰之风三个阶段。当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多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有关,这里不做讨论。我们把隶书做例子来看看,做个前后比较,就能窥见一斑。
《开通褒斜道石刻》,俗称大开通,书于公元62年,线条粗细均匀,无点画形式区别。
《礼器碑》,公元156年,相差接近一百年。蚕头雁尾分明,起收笔具有装饰意味。
同样是隶书,一百年的变化。
《石门颂》,书于公元148年,与《礼器碑》时间接近。线条极力舒展,没有强调蚕头雁尾的装饰性。
《曹全碑》,公元185年,相差接近50年。点画珠圆玉润波磔之笔舒而长。
同时期的《张迁碑》、《西狭颂》、《乙瑛碑》等已经把东汉时期的隶书推向一个成熟的高峰,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发展的历程,是一个审美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书法篆刻,汉代几乎是无法绕开的必经之路。我们了解了这个历史时期在书体文字以及印章风格上的演变,更了解审美特征的改变,更能心中有数,帮助自己的学习。
了解了这些,我们知道了,不是只有蚕头雁尾的隶书,才是汉隶,还有那些那些笔画均匀,没有波磔的那一些碑帖。同理,我们对篆刻,也要知道,不是只有像玉印那样光洁华美的线条才属于篆刻,一些质朴无华的古印,一样带给我们精彩和艺术的享受。
#书法爱好者##书法##篆刻#
(文字图则源自出版的印刷书籍,版权归原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