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葫芦不去皮就会变成这样:
而不会变成这样:
新葫芦一般来说下架就要打皮,而爱好皮色皮质的,对葫芦表皮质感有极致追求的,基本上也就只有中国人了。
不去皮的葫芦会慢慢发霉,出现霉斑,皮壳上也会出现霉斑形成的花纹纹理。不太成熟的,或者含水量比较大的葫芦会严重发霉,进而有可能坏掉。
新葫芦能不能不去皮呢?
能!谁说葫芦就一定得去皮的?
新葫芦不去皮,原则上讲利弊参半,有一条主要的好处和一条次要的弊端。 中国人是一定要先打皮再晾干,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盘玩,最终要的还是无瑕疵优美无比的皮质皮色效果。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葫芦文化上的认知和差异有所区别的地方。
国外是基本都不打皮,等到自然干燥后,在使用前再把外皮打掉。虽然也是要打皮的,但此时葫芦的皮壳外表,在腐化的外皮的作用下,已经不是一致的皮色,而是带有天然的,如大理石一般的或深或浅的花纹了。
不打皮的主要优点:
葫芦的花纹是天然自带的,各有各的不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宝贵的艺术纹理和效果,在艺术创作上值得珍视和利用。
所以国外葫芦艺术,都是在其葫芦本身的纹理效果基础之上,再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体现出非常新锐的原创性和自由性。没有雷同和重复,创作余地极大,所以创作思维自由而广阔。
不打皮的次要弊端:
那就是葫芦的发霉,基本都是从内而外开始的,它的发霉固然是纹理的来源,但是严重的发霉和纹理,会破坏整个葫芦木质部的结实度,葫芦就可能变脆。所以这里的发霉和表皮纹理,都是指轻度的、表面化的,重度的容易连种子都腐化了。
中国人视葫芦为整体,葫芦本身就是完整的艺术品,艺术是增益它的美。国外是葫芦只是艺术创作的材料,表达内容的艺术才是目的。
对于葫芦的材质美,就像他们对待所有材质类东西,比如木材、玉石等等,都是原料属性。为艺术创作、题材内容表达服务的,其本身不能算作完整的美物。这也是中外艺术思维的鲜明迥异之处。
新葫芦不打皮当然是可以的,以后打皮也可以,完全不打皮仍旧可以。就看你的艺术目的在何处,你的技巧是怎样的了。
葫芦没有打皮直接晾干,外表皮通常也不会永久的附着在上边,时间久了后会慢慢剥落。 如果有意识的留下外皮和它的纹理,能创作出非常有冲击力和原始风格的作品。而要防止完成的作品表皮剥落,可以喷保护漆。
其实葫芦本身除了追求皮质的范畴部分,其他作何用处,怎样创作,并没有一定标准的规则,我们应该放开想象和创作力,抛弃束缚思维,让葫芦显现出它应有的一面和艺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