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恋物癖者的圣经:他的书

09-13

恋物癖者的圣经:他的书

#头条创作挑战赛#

王世襄

收藏界不灭的神话

12岁乱葬岗里找蟋蟀

四九城里飞檐走壁赶鸽子

秋斗蟋蟀、冬怀鸣虫

连刚烈的鹰都熬不过的人

乐此不疲地凭借实力

成为“京城第一玩主”

架鹰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王世襄,凭什么是能与民国四公子齐名的收藏大家?

就凭他曾以一己之力将明式家具推向巅峰,为故宫追回2000多件文物,从荷兰王子手中接过亲王最高荣誉奖...

抱着猫咪的这位就是王世襄 图自/网络

他是张伯驹“眼中的天才”;马未都一生“唯一的偶像”;汪曾祺心中“最懂美食的大家”;黄永玉眼中的“像一本又厚又老的大书”。

王世襄虽出身名门望族,从小过眼过无数顶级文物,却惟独喜爱市井最底层的“雕虫小技”。

上至竹木牙角漆,下至提笼架鸟、养鱼分虫,他凭着自成一派的野路子,玩出学问,玩出名堂!

他说: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黄永玉眼中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论起玩!王世襄的绝招是:人弃我取,敝帚自珍,就是只玩别人不玩的

少年爱斗蟋蟀,别人卖的他瞧不上。

胆量惊人的他,深夜,一个人挑灯去乱坟岗子抓蟋蟀,寻着声一抓一个准,他养的蟋蟀个个都是精兵悍将,把京城公子哥的名贵蟋蟀杀得片甲不留。

一生都爱蟋蟀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他养鸽捉獾。白天上房檐赶鸽子,晚上去五泉山打猎捉獾,清晨翻墙回家,还把隔壁考古学家陈梦家夫妇惊醒,以为家中进贼!

成年后,他迷上了玩鹰,有时,为了驯服一只野性凶猛的鹰,他六七夜不打盹,最后鹰输了

因为玩的境界高,当他看到街上风驰电掣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就会说:这比骑马架鹰可土多了

因玩物而深受的影响,促使他成为了“大家王世襄”。

大学时期就开始架鹰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王世襄的人生秘诀是「逆来顺受」

当个人之力无法对抗社会的变革时,他从不抱怨,亦然选择顺从和示弱。

对他而言,在好好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吃饭,有空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些有益的人生价值,才是最务实的。

图自/网络

二战期间,他带着5年心血写成的论文手稿,来到西南大后方——李庄

在这里,傅斯年以“燕京大学的不配到我们这里来”为由拒绝了他,“顺势而为”的他转身就去了梁思成一手创办中国营造学社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其实都是由心性内定的。

在日夜与建筑大家梁思成、林徽因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边玩边做学术,受到梁思成专注事业的精神影响,隐隐约约地,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做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

梁思成测绘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图自/网络

1945年日军投降后,在梁思成的极力推荐下,王世襄担任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

当时一共有三个据点:北京、上海、广州。其他组颗粒无收时,只有他带了两千多件文物回来

里面就包含了杨宁史的铜器溥仪存在天津张园家的宝贝、还有朱启钤的缂丝...他在用实际行动,实现他的人生意义。

王世襄追回的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 图自/网络

王世襄是真正笑到最后的人。

此后,在三反五反“乱打老虎”的情景下,那是一个有理说不清的时代,40多岁的王世襄正当壮年时期被迫打道回府,他带着手铐脚镣足足生活了十个月得了肺病无人问津

正当他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老舍、陈梦家自杀了,还有的人铤而走险。

王世襄暗自决定,「我要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做人,仅仅这样还不行,虽然做了好人,没有犯罪没有错误,但也无事于补,人不能白活一辈子。」于是他拿起了笔。

王世襄到晚年依旧笔耕不辍 图自/网络

那时候王世襄就开始写书,1958年有关古代漆器的必备书籍《髹饰录解说》问世。

在当时,写书需要遭受更多的责难,弄不好就开斗争会,在各种荒谬和可笑的鞭策中,写作是他唯一的出路

王世襄陆陆续续出了近30多本书籍 图自/网络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走出蒙冤的阴影之后,王世襄又变成北京城最会玩的老头儿

闲的时候就骑上他的专属自行车,出没在北京各种古董店、小摊市上。

北京城四处收货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王世襄自称自己是“捡垃圾”的人 图自/网络

那时候他也没有钱,买古董又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取舍之后,他决定和老伴袁荃猷过上断舍离的生活,不买新衣服、一切从简。

那些别人当作垃圾的破桌子烂板凳,他当宝贝一样带回家,经过修修补补之后,重新利用起来。

因为囊中羞涩,也有不少好的家具在他眼皮子底下溜走。

晚年沉迷明式家具的王世襄 图自/网络

最痴迷的时候,是在春节放假的时候,家家都在团聚,王世襄二话不说带上行李,就直奔天津上宝坻县找老家具。

当时小店住宿条件简陋,屋内没有生火,炕头也没有枕头,他就把鞋底对鞋底搁在炕沿上当枕头,蜷缩着挨过一晚。

那时候的王世襄精力充沛,为了爱好可以不顾一切

清乾隆·青铜米拉日巴尊者像 王世襄用妻子买内衣的钱请回的造像 图自/中国嘉德拍卖

王世襄玩明式家具时,不论紫檀、黄花梨,在普通人眼中都是不足称奇的“烧火棍”,通过他的慧眼,统统收进囊中。

如今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天下第一紫檀案子”,便是他当时花费80元买下的。

当时,王世襄家里的家具多到连床都放不下,索性他和袁荃猷就直接睡在柜子里,成为传说中的“柜人”

可以说王世襄和家具的关系,就是知音遇上伯乐,他是名副其实的“贵人”。

天下第一紫檀案子 放在上海博物馆家居馆展厅中间 图自/网络

上海博物馆家具馆一半家具 均由王世襄捐赠 图自/网络

这些家具经过王世襄耐心细致的修整、考证、丈量、绘图之后,重新变废为宝,促成了家具收藏界的“圣经”《明式家具珍赏》。

这本书的问世,迅速掀起了国内外反响巨大的明式家具潮流。

王世襄编著《明式家具珍赏》 图自/网络

而他一生费力收集而成的家具,转身便送给了上海博物馆。

整整80件家具,被拉走的时候,他却意外的淡然,因为在他的收藏观中,占有是次要的,从中得到研究和欣赏,才算是最终要义

用王世襄的话来说就是: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物归其所,无愧于心。

王世襄与老家具 图自/网络

王世襄一生的爱好与追求,被最懂他的妻子袁荃猷用纸剪成作品,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挂在大树上的果实中,有家具、竹刻、漆器、也有鸽哨、葫芦、獾狗这些诸多被人遗忘的民俗绝学,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妻子袁荃猷赠给王世襄的剪纸 图自/网络

袁荃猷与王世襄 图自/网络

如今“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驾鹤西去,京城空余鸽哨声。”

在王世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年代都会有各自的困境,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个唯有魏晋时期可以比拟的时代,诞生了许多如王世襄、启功张伯驹沈从文这样的有为青年。

他们在身体和思想的迫害下,手中的笔,即是他们挣脱束缚的利刃,苦中作乐、变废为宝是他们达观的处世之道

启功与王世襄 图自/网络

在十三邀里钟书河就曾说过:你想要去改变一些什么,是改变不了的,但,人还是可以有些作为的

当下经济效益第一的时代下,我们年轻人能做的就是坚固自己的头脑,不被内卷所裹挟。

如何找到一种长效有益的精神盔甲,我们不妨读一读这些老藏家的故事。

最后附上王世襄亲手制作的“扫帚”,敝帚自珍即是他的收藏之道。

比熊和泰迪是一个品种吗

边境牧羊犬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