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南北朝时期的玉雕工艺在继承了商周时期技术的基础上,其中的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技艺又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圆雕类玉器有大量增加,突出造型与玉质美感,如汉代的玉熊、玉辟邪、羽人驭马等。
这一时期许多玉雕大量装饰各种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均是先定位,再以阴线、浮雕或减地浮雕等工艺手法结合雕琢。浅浮雕玉器大多以减地法制作,先做出纹饰,再去地使纹饰凸出,纹饰的整体高度一般不凸出于边框。
汉代玉雕中大量运用“S”形的结构,典型的表现在龙、螭、凤鸟等身体的扭曲上,充满着力度和张力。以故宫博物院藏战国玉龙凤共体形佩为例,器形呈“S”形,龙凤共体,身上阴刻蛇纹,鳞纹,双“S”纹等,并运用减地浮雕工艺,纹饰不超出边框,有一定立体感。
汉代玉雕的纹饰构图往往在一件器物上变化多样,少有一模一样的对称作品,即使构图对称,其具体细节纹饰也不尽相同。如果器物的正反面均有纹饰,也不完全相同。
故宫博物院藏东汉玉蝶形佩,长7.6厘米、宽5.1厘米,玉佩集浮雕、镂空、阴刻等多种工艺于一体,雕琢龙、璃、云等纹饰,构图复杂,但繁而不乱,正反纹饰并不相同。
这一时期金属砣具已经完全应用于玉雕领域,如单阴线、双阴线、顶撞地纹等。砣具在雕琢过程中,走砣准确、平稳,但在勾划弧形或圆圈时,因工具锋利,速度较快,常在线纹弯转处歧出短线。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玉环,为一件半成品,两面皆有切割痕,器身一段有卷云纹的打稿痕,中间有进一步雕琢的痕迹,线底均呈现白白的砣线痕。
02-1、游丝毛雕工艺
战国晚期到汉代玉雕中常见一种纹饰细密,细如毫发的阴刻线,俗称为游丝毛雕,特点如明人高濂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曾无滞迹。其实这是细小勾砣工具运用熟练的结果,勾线流畅,走砣手劲运用得好,使阴纹曲线很少有断砣或重复的现象。
02-2、一面坡工艺
一面坡工艺发展到春秋以后,有各种变体,如春秋晚期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的虎形玉佩,雕琢中采取了明显的斜砣工艺,琢出倾斜的凹面,成为虎佩纹饰轮廓的加强线。战国时常见的“S”形线常以小斜砣双向反向雕琢,使中间形成一道扭转的凸棱线,在光线的反射下,颇有光影变幻的立体感,故宫博物院藏战国玉瑗便是如此。
02-3、汉八刀工艺
汉代有种独特的阴线雕琢法就是俗称的“汉八刀”,战国晚期玉器上已经出现、汉代多见,常表现在玉蝉、玉猪、玉翁仲及一些夔龙、夔凤纹双区或三区玉璧上。其实并非名称说的那样以八刀雕琢而成,而是一种斜砣方法的使用,又称大斜刀,砣锋犀利,一气呵成,几乎不见砣的连接痕迹,阴线底部也抛光光滑,给人以刀片切的感觉,看起来十分简练和生动传神。如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玉握猪,采用稍大砣具,用斜砣将猪的首、身、腹部雕出,线条刚劲有力,是典型的“汉八刀”工艺。
02-4、桯钻与管钻修饰工艺
战汉玉器还有一种利用桯钻刻划纹饰的现象,主要用于龙、虎等兽纹的绞丝尾处,人物的衣折处,器皿内膛的去料修磨,器物弧形弯曲处,器物弯折处等不易圆形片状砣具伸进去的地方,甚至阴线的刻划都会发现细小桯钻留下的小窝,它们是利用桯钻钻杆式工具的结果。不过,这种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于此期的玉器上,而主要视玉工的习惯而定,有些玉工习惯利用桯钻的钻尖雕刻纹饰,尤其是细节地方,有些玉工则不习惯,而惯用圆形砣具。目前所见使用钻杆式工具雕刻纹饰的玉器还较少见。
钻孔工具不仅常用来去料,其去料方法也常常成为纹饰雕刻的一部分,尤其在汉代浮雕动物的周边及转弯处,常有管钻或桯钻留下的痕迹,它们成为纹饰雕刻的一部分。另外,也有用程具在勾转处钻磨圆形凹痕,从而强化纹饰的弯转。
如故宫博物院藏汉代圆雕玉辟邪,嘴部用桯钻去料,鼻子也有桯钻留下的小窝。再有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玉剑璏,器身上高浮雕两螭,大螭腿部转弯处还留下桯钻去地时的小凹窝,贯孔内留有金属铁丝的拉丝痕迹。此期玉器还有一种手工刻划的现象,尤其在战国汉代玉器上的刻字及某些玉器的纹饰处理上。
02-5、刻划工艺
所见到的主要有刚卯、严卯上的刻划文字,有些玉璧玉环外侧壁的刻划文字等等。这说明当时玉工运用了一种比玉硬得多的工具,可能是金刚石一类的矿物,字迹较浅。这种现象除表现在文字上以外,并不普遍。
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中国收藏家协会 会员。黑龙江省辽金文化博物馆 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古玉材质溯源。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制玉工艺》、《解读中国古代治玉的五个时期》和《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