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一起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记得小时候,养鱼老道刚开始饲养孔雀鱼、燕鱼等,我们当地有很多人还不知此鱼是何物,都问在哪条河里逮到的?
当饲养它们的时间长了,只要一走进鱼缸,孔雀鱼就会主动来到水面上等待喂食,由于水面的映射作用,看起来就好像是,背对背的两条小鱼在一起游动,惹得邻居还有同学们经常出现误会和好奇,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这里不是说,看到一条孔雀鱼就会感觉比较稀奇。
而是如果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玻璃水族箱,那就绝对高大尚了,玻璃很贵的,我们勤工俭学,两个小学生一上午捡的碎玻璃,就卖了20块钱,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巨款啊,八几年的时候。
所以当时的很多人都是使用泥瓦盆、水缸饲养金鱼,只能俯视,突然间侧看水族箱,很容易发生视觉错误,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那么,孔雀鱼、或者其他观赏鱼,待在鱼缸水面就是缺氧吗?
如果我们想要快速观察到观赏鱼的巡游状态,一定要首先剔除掉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鱼缸刚开灯的时候,我们不必去观察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观赏鱼并没有彻底适应灯光环境的变化,所以害怕,大部分是趴在鱼缸底部,体色瞬间暗淡。
第二种就是,我们按时准备投喂的时候
观赏鱼是知道自己的饭点的,它们其实很聪明,或者是投喂时间比较固定,或者是它们看到了主人有所投喂的动作,那么肯定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来到鱼缸水面等待或者争抢。
这个时候我们多看到的只是它们的摄食状态或者说索食欲望。
第三种情况就是,必须远观,最好让观赏鱼知道,我们无意投喂它们
开灯之后的十来分钟,观赏鱼的状态恢复以后,在我们准备投喂,尚未作出投喂动作或者没有把鱼饲料拿在手中,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远观鱼缸里的观赏鱼,它们还会在水面游动吗?
很多鱼友会说,这个话有点绝对了吧?我饲养的小型观赏鱼,比如说黑玛丽、孔雀鱼、斑马鱼等,它们经常性的待在水面不停游动,这个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是事实上呢?包括了斑马鱼、食蚊鱼、玛丽鱼、孔雀鱼,只要它们并不想去摄食,必定会离开水面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在那里正常的巡游,哪怕是离开水面五厘米,不信大家可以回家在远处观察,最好是别让观赏鱼看到我们。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几乎都是假象,只是观赏鱼过度饥饿罢了,那不是它们应有的状态,包括了罗汉鱼,即使它们想要到水面摄食,它们也会在距离水面一定的地方等待,还有龙鱼也是如此,为什么呢?
它们要留有一个可以加速冲刺的有效距离,用来快速捕食猎物,只有看到我们手里拿着鱼饲料、或者活鱼,将要投喂的时候,它们才会采取行动。
金鱼、锦鲤也是如此,绝对不会有整天呆在鱼缸水面上的金鱼和锦鲤,这是不可能的现象,如果远观如此,必定会有问题。
就在今天,我看到了一位鱼友发的视频,讲述了他的燕鱼莫名其妙死亡了一条,结果我看到他发的视频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燕鱼,全部是缩鳍、直接漂浮在鱼缸水面上,因为是刚到家没有几天,它们也不可能和主人形成有效的互动。
鱼缸里的过滤和水质完好,这些燕鱼之所以大量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不是烂鳃就是交叉感染了,刚刚死去的第一条,仅仅是个美好的开端,据我观察的话,可能最终会所剩无几,三四个品种、20来条成年燕鱼,能给他留下来三五条,那就得放鞭炮庆祝了。
这就是一个根本不会观察观赏鱼状态的例子,当然也会与购买的燕鱼质量和混缸饲养有关,这种情况需要下药救治吗?呵呵,不如省下那个药钱,再去买鱼吧。
但是,有些情况并没有燕鱼那么糟糕,比如说一些小型观赏鱼的缺氧、水温过高等情况,突然间大面积在水面聚集,尤其是小鱼苗,我们都可以通过上述的观察方法来迅速判定,它们是否在近期出现了缺氧的现象。
再者就是,观赏鱼在水面等待摄食,和在水面因为缺氧而去费力呼吸,或者失漂,不能控制自己的平衡力,这是完全不同的几个状态,我们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来呢?
观赏鱼半死不活的在水面翻肚,大部分都是失漂或者严重的腹水等疾病,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部分行动力。
观赏鱼飘在水面,随着水波上下震荡或者晃悠,即使遭遇水流的冲击,也懒得动弹一下,任其推着走,这样的观赏鱼不是体质过虚、过度害怕,就是无法有效控制平衡力,也可能轻微肠炎了。
观赏鱼迎着水流非常费力的游动,我们要看数量的多寡,如果大部分都这样,不是全体有病就是水流过大,如果部分观赏鱼如此,就是体质过虚或者鳃病。
如果大部分观赏鱼都聚集在水面某处,根本不能保证平衡的体姿,全部仰头向上费力呼吸,那么一定就是缺氧……
而观赏鱼如果状态非常好,它们一定会端正游姿、体表颜色亮丽的在水中有一搭无一搭的游动,有时候就是悠然自得,有时候是在东瞅瞅、西看看的寻找吃的,即使是总在上层水域的观赏鱼,一定会有到底部或者中部寻找食物的举动,因为上层已经没有吃的了,它们绝对不傻。
所以说,假设我们的观赏鱼,只要每次远观,它们总在水面待着,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