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描写三国题材的经典诗词都有哪些?
这可多了去了,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很多描写三国故事和人物的作品。
到了明朝,有一首杨 慎《临江仙》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也伴随着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热播而家喻户晓。
老街录入几首关于三国的诗词,您看看最喜爱的是哪一首呢?
要说三国中,最令人喜爱的人物,估计多数人的选择是诸葛亮吧?
唐朝的诗人们,就比较喜欢写诸葛亮,其中最有名的是杜甫这首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在好友严武的照顾下,在成都定居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他写下了这首诗。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寥寥数笔记录了诸葛亮一生的经历与事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令人不胜感慨。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从夔州出三峡,游历了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其中一首又一次写到了诸葛亮(武侯祠)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不过,老街以为这首远不如《蜀相》,特别是结尾两句,有一点老干体的味道。
还有一首写刘备(先主庙):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关羽失荆州以后,刘备为了复仇起兵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后去世。 先主庙,当时建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多年以后,中唐大诗人刘禹锡也游览了先主庙,写下一首五言律诗《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这首诗的内容更加丰富一些,描述了刘备的功绩,同时也把英雄的父亲和窝囊的儿子做了比较。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备慧眼识珠,能否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以至于自己的儿子乐不思蜀,而凄凉的蜀故妓,也无奈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另有一首七律《西塞山怀古 》,写出了西晋灭吴的故事: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到了宋朝,词这种形式达到了顶峰。宋词中写到三国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羽扇纶巾,在小说中讲的都是诸葛亮,但是这首词中写的是东吴大将周瑜。当时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周瑜是功劳最大的一个。
苏轼词中还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估计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唐朝杜牧在《赤壁》调侃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国的故事中,似乎诸葛亮借东风的作用过于神化了。至于二乔,好像也成了周瑜成功的动力之一。
辛弃疾在镇守京口时期,做过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了东吴的皇帝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时南宋正准备北伐,但是辛弃疾却认为南宋准备并不充分,而且也缺少孙权这样的领军人物,此次北伐凶多吉少,因此担忧地写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同时期,辛弃疾还写了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操和刘备。还有一个,就是曹操佩服的孙权。裴松之注《吴历》曰:
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后来辛弃疾被弃用,而南宋的开禧北伐果然遭到大败。自古以来,南方进攻北方,败多胜少。
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也有一首《满江红 赤壁怀古》,纪晓岚认为其豪放之气,可以和苏轼相比: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戴复古的这首词虽然不是太出名,但是也受到行家的好评:
坡仙一词 ,古今绝唱,今二公为石屏拈出,其当与之并行于世耶。(宋·魏庆之 《诗人玉屑》)
今天看到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有一首开篇词,是明朝才子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并不是专门写给这本小说的,罗贯中比杨慎大了150多岁,《三国演义》成书时,杨慎还没有出生呢。
这首词,是毛宗岗父子加到三国演义中。原词出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但是这首不是写三国,写的秦汉。杨慎弹词写“说三分两晋”时,是这两首《西江月》:
其一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其二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第一首看着很熟悉,清朝蔡元放把这首作了自己小说《东周列国志》的开篇词。常常好像常常被评书先生拿来做定场诗。
老街以前也为三国写过一首小诗,《三国归晋》 :
生子当如孙仲谋,火烧赤壁气吞刘。欺曹司马楼船渡,失陆金陵帝气收。百战称雄空自傲,三家归晋惹人羞。宁知转眼萧墙乱,翻作江东半壁愁。
第一句是拿来主义。和曹操刘备相比,孙权似乎低调许多,但是他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火烧连营气死刘备。
三国之中,其实生存最久的是东吴。263年,曹魏灭蜀,265年,司马氏以晋代魏,直到280年,西晋才灭吴。
灭掉蜀国两年后,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西晋与东吴南北对峙十几年。274年,东吴的中流砥柱陆抗(吴国丞相陆逊次)去世,东吴再也没有了护国良将。
天纪三年(279年) , 王浚楼船下益州,率水陆大军沿江而下, 第二年东吴灭国。
刘备、曹操、孙权三位枭雄忙了一生,却是为司马一家做了嫁衣,最后西晋一统天下。三位九泉之下如果见了面,不知道会说些什么,令人唏嘘。
更令人感慨的是,司马炎传位给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结果经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西晋建国仅仅五十年就灭亡。
衣冠南渡后,王与马,共天下,王导一族辅佐司马氏建立了东晋。东晋和当年灭掉的东吴一样,苟且于江东又延续一百多年。
唐宋常常用到两汉三国南北朝的典故,因此在诗文中见到的三国题材非常多。您还知道哪些关于三国的诗词作品呢?
您最喜欢的又是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44|两地不同栽一般开,郑域咏梅词写人人生而平等
观宋填词143|皇帝驾崩,程珌深夜入宫参与矫诏,作词有辛稼轩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