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高尚昆:守艺人的一刀一竹,揭示世界的奥秘

08-16

高尚昆:守艺人的一刀一竹,揭示世界的奥秘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我们的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汉族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不过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汉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聚源竹雕《茶具》

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形成流派。如今,国内竹雕艺术的流派众多,如嘉定派、金陵派、浙派、川派、微派等。其中,川派竹雕以聚源竹雕为代表。

竹雕与书画相似“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当小编有意识的去了解它时,那些艺术和本身和艺术背后传承人的故事,让我为之震撼。

跟着哥哥学雕刻

在四川成都都江堰聚源镇,有一个人他用一套刀具,一只铅笔,一本图纸组成了简单的雕刻台,他就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源竹雕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首届农村手工艺大师高尚昆。

高尚昆雕刻时所用刀具

正在认真雕刻的高尚昆

高尚昆告诉我们,他自幼酷爱绘画,1987年,15岁的高尚昆就跟着哥哥学雕刻。高尚昆的哥哥高尚远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聚源竹雕代表性传承人,被行家誉为“西南第一雕”。2016年,哥哥因病逝世,弟弟高尚昆便接下了传承聚源竹雕这一重担。

发展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从雕鸟笼开始的,外人开玩笑叫我们‘高圈笼’,其实我们这一行是分开了的,做鸟笼的就只做鸟笼,我们就只雕刻。”高尚昆笑着说道。“其实这个工艺好多人都还是喜欢,关键是看你把这个工艺赋予到什么东西上,比如说做个笔筒,喜欢写毛笔字,画画这一类人还是喜欢,做个茶具,成都这些喜欢下午喝哈茶的也喜欢。但是要推向世界,卖给那些老外,都要想哈办法把这个东西赋予到另外的东西上了。

不忘初心,雕刻时光

我们在高尚昆的家中看到了他依然保存完好的自己几十年的雕刻手稿,没有学过画的高尚昆,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慢慢摸索,他将这些手稿作为自己宝贵的财富。如今,高尚昆的作品方向大多是文房墨宝以及与茶道相关的工艺品,一件最小的作品雕刻,也要耗费一周左右的时间,很多时候要坐一天,大物件就更长的时间,就像鸟笼,他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雕刻完成。

在高尚昆看来,“一件精美的竹雕艺术品,不仅需要雕刻人有雕刻能力,还必须同时具备绘画功底、文化内涵、视力还要好,下刀雕刻前,构图格外重要,工具也十分重要,我们使用的雕刻刀都是自己制作的,市面上卖的雕刻刀没有这么小的,刀具齐全才能做出更加精美细致的作品。眼睛要好是因为这些雕刻的人物的头发丝到眼角细纹对视力要求都是很大的考验,老了之后这些细腻的东西就看不清了,差不多那个时候就可以休息了。”

高尚昆代表性雕刻作品《鸟笼》

传承文化,模式更改

做好一件事不难,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很难。“艺术价值高、做工精细,这些都是手工竹雕自身的优势。"高尚昆告诉我们,“大家都很好奇,看我一天在家怎么来的收入,其实聚源竹雕的主要客户都来自海外,我在微信朋友圈上传图片,我的微信好友都有几万人,微信和qq群都有二十几个。”

作为传承人,高尚昆告诉我们,随着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聚源竹雕不能和以往一样只针对高端收藏者还必须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发展竹雕产业,是对传统手工艺市场和手工艺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他将毫无保留的把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参与到竹雕制作中来,让更多人在体验中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聚源竹雕走出去,走向国际。

康有为书法作品真迹

食蚊鱼和孔雀鱼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