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4:0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佳莹 摄影 董旭明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一扇硕大的木雕屏风亮相主论坛,夺人眼球。屏风上,巍巍群山雄奇壮美,逶迤长城宛若巨龙,锦绣山河气势磅礴……这幅名为锦绣中华的木雕作品,正是浙江东阳所造。
记者了解到,这幅美轮美奂的全景式山水木雕鸿篇巨作出自东阳高级工艺美术师陆光正之手。作品宽13米,高4.7米,深45厘米,融合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技巧,将巍巍群山与宛若巨龙的逶迤长城置于画面之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巍峨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自信与百川汇海的壮阔气概。
有意思的是,《锦绣中华》是陆光正多次创作的题材。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陆创作的《锦绣中华》被台湾南园收藏;2014年创作的《锦绣中华》置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APEC主会场;2016年创作的《锦绣中华》与《中华20景》安置G20杭州峰会的主会场……
“虽然都是锦绣中华的大主题,但是不同的场景,就会有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样式,不同的艺术处理。G20的时候是一幅大壁画,这一次是大型屏风,我们更借用了国画的构图形制,整整制作了6个月。对我来说,每次创作锦绣中华大型木雕,都是一次全新的思想诠释和艺术表现。”陆光正告诉记者。
陆光正介绍,此次作品用料选择了东北椴木、缅甸柚木、金丝柚木等上好木材。背景为淡雅的椴木,主体为古朴的柚木,穿插装饰金丝柚木,屏风融合多种木材的自然色彩,在暖色调灯光的衬托下,表现出东阳木雕独有的空间构成艺术效果。
作品的工艺也很有讲究。按画面的施艺要求,用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传统技法,体现东阳木雕特色。作品的拼装工艺则采用彩木镶嵌和多层叠雕技艺,使作品中的每个造型单元在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伸缩延展的空间,有效避免因温度湿度变化导致的开裂变形,宜于永久保存。
【浙江新闻+】
东阳木雕,流行千年而愈茂愈盛。师宗鲁班,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经宋至明,技艺臻于成熟,至清代,进入全盛,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发展高潮。
东阳木雕为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首,与黄杨木雕、青田石雕、欧塑合称为“三雕一塑”,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浙江省首批重点保护的传统工艺品种。
东阳木雕是一种以平面浮雕为基本技法的雕刻艺术,其散点透视构图、多层次浮雕、讲究平面装饰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又因其色泽清淡、保留原本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被称为“白木雕”。
东阳木雕实用性强,艺术表现丰富,其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宫殿楼宇、寺庙园林、民居庭院;其艺术性不断受人青睐,被置于厅堂,或壁挂、或屏风、或雕刻挂件,或把玩摆件,更有建筑装饰和传统红木家具,造就了当代木雕产业的发扬光大,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