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灵璧石因产在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另据《枸橼篇》载“泗水之滨多美石”。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分给“诸庙以为磬”。这里的泗滨美石,就是人们所称的灵璧石。
此后一段时期,直至唐以前的墨客骚人、官宦达贵,在文献中对灵璧石提及的甚少。经济繁复,社会安定,奇石引向民间,引进书房客厅。面对奇石,诗兴勃发。灵璧石坚贞铿介,不亢不卑,且峰峦洞壑,岩釉奇巧,清润奇秀,色彩艳丽,自然引起他们的共鸣与喜好。一些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都是灵璧奇石的爱好者。
而宋代才是灵璧石文化的繁盛期,那位多愁善感,极富艺术家气质的南唐后主李煜,还有苏轼、米芾这两位中国赏石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艺术家,甚至这时期出现的《石林记》《云林石谱》书籍记载,更甚者提出皱、瘦、漏、透沿用至今的赏石四原则。
一块石头为何悄无声息征服众人,石类众多,如何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且明目张胆的登堂入室?
灵璧石就形态而言,唯有灵璧兼顾象形、清供、景观、禅意四大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出类拔萃。
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足为山,峰峦洞壑,岩岫奇巧,如临华岱。
中者可作小丘蹬道、河溪步石、池塘波岸缀石、草坪散石点缀。
小者可供于厅堂斋馆,或装点盆景,肖形状物,妙趣横生。
闲暇对坐,一瓯清茗,神趋其中,诗律歌节,琴韵画意,袅袅侧畔,顿发清思,把人带入另一境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
于石性而言,硬度适中,适合赏玩,与人亲近。灵璧石硬度5-6,参考和田玉的硬度6.5,翡翠的硬度7.0;太硬如金刚石只能做饰品,不适合赏玩;太软又不稳定,亦不适合盘玩。
灵璧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不仅坚固稳重,而且抚之若肤。好的灵璧石,玲珑剔透,惮奇尽怪,集质、声、形、色于一体,瘦、透、皱、漏、伛、悬、黑、响,作为供石至善至美。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点,意境悠远。
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有胡桃纹、蜜枣纹、鸡爪纹、蟠螭纹、龟甲纹、璇玑纹等多种,有些纹理交相异构、窦穴委婉,富有韵律感。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
灵璧石还有一绝,就是声音美,坚如贞玉,扣如青铜。音质峥琮,余音绕梁,远在战国时期就用它制作编磐,是一种高贵的乐器,专用于皇宫、贵族的宗庙祭祀、朝拜、宴会等盛大礼仪活动中。《吕氏春秋》中说:"命大臣击磬,以象帝王之磬,以舞百兽。"淮南子曰:"大禹爱磬乐"意在让国君"居安而思危"。所以灵璧石又叫"八音石"。
当然赏石,更重在人与石头的互动,石头经过了数百年乃至更多时间的抚摸、赏玩,吸收了大自然与人的灵气,质地细腻,外柔内刚,视之坚硬而摸之若肤。表皮上有一层固体包浆,薄薄的如同水果的皮,光滑部位出现头发丝粗细 的鸡血红,造像饱满,含而不露,有一股无穷的魅力;稳重、宁静,人与石沟通能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图片 | 大石金生
编辑 | 云起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