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真的会导致心脏病吗?”王爷爷打电话询问孙子。
退休后的王爷爷很爱喝茶,有老友约他出去锻炼或者钓鱼他也不愿去。
这时老友告诉他,长期喝茶会喝出心脏病,本来王爷爷还半信半疑的,结果当晚睡觉他就心慌慌的,胸闷得睡不着,十分害怕老友所说是真的。
于是他打电话问忙于加班的孙子,孙子叫他别信,但也没解释清楚,他依旧还是充满疑惑。
喝茶真的会喝出心脏病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的研究团队在1998年开始就对中国15个省份的10万名成年国人(无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病史)进行研究,这些被分为习惯喝茶和不习惯喝茶两组,在习惯喝茶的组里面,喜欢喝绿茶和红茶的人数分别是49%和8%,剩下43%的人偏好喝花茶或其他类别的茶叶。
在随访期间,该团队记录了5100多次心血管疾病事件和5400多次全因死亡。
实验结果表明,习惯喝茶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喝绿茶和长期喝茶对身体有益的效果最明显。
无独有偶,《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用了6年的时间来随访8万多名国人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与喝茶是否有关系。
HDL-C是胆固醇的一种,它可以代谢肝外组织中的其它胆固醇,对人体是有益的——与此相对的则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沉积血管的动脉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对人体是有害的。
研究表明,长期喝茶能使HDL-C水平比没喝茶的人慢,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降低了8%。
既然多项研究证明喝茶对心血管有益,那为何不少传言说,喝茶对心脏不好,甚至会导致心脏病?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喝茶不仅不会对心脏不好,而且还会对身体有益。
实际上,茶叶里含有像是茶多酚这样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防辐射、抗衰等作用,长期饮用能够降低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绿茶当中茶多酚的含量是相对较高的。
那既然喝茶这么有益,为什么有人喝了茶会有心悸等不适感呢?
中国食品营养与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的表示,茶里面是含少量咖啡因的,一杯茶大概含有40至80毫克,如果饮用过多茶水,或者饮用一些像是黑茶这样咖啡因比较多的茶水,就可能会出现一种叫做“茶醉”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适量饮用不必太过担心。
如果您喝茶感到不适,那么大可不喝或者少喝。而热爱喝茶的人则每天喝茶不要超过4杯,喝茶也不宜太晚,因为会影响睡眠。
许多人可能会纠结到底是喝绿茶还是红茶好呢?其实有关绿茶与红茶对人体健康的研究近几年是有不少的。
今年,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学院的团队对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72万人的喝茶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多喝茶的人能够患脑出血的概率能够降低23%,并且对于喝绿茶的人,每天多喝一杯绿茶就能够降低6%的脑出血风险。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曾对50多万名成人研究,发现喝绿茶的人能够预防2型糖尿病;而且糖尿病人喝绿茶能降低全因死亡的风险。
既然喝绿茶有这么多好处,那喝红茶呢?
近期在《内科学年鉴》上有一篇论文是对英国近50万人进行长达11年的随访,他们发现英国人每天喝2至3杯红茶会降低13%全因死亡的风险,而且意外的是,咖啡因代谢能力并不影响风险比。
由此看来,不管是喝绿茶或是喝红茶,与不喝茶的人相比确实能降低死亡的风险,红茶和绿茶都挺不错的。
但要注意,以下几种茶尽量少喝:
1.霉变茶
霉变的茶叶会有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物质,人喝了轻则会头晕、腹痛、腹泻,重则会对肝肾、脑部等器官有害,甚至可能会致癌,因此霉变的茶切勿饮用,保存茶叶也应该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茶叶变质。
2.串味茶
茶叶含萜类物质,易吸湿、陈化、吸异味,所以茶叶要和气味浓的物品隔开,如油漆、樟脑丸等。如果存放在一起,茶叶吸收了一些有毒物质,那么人喝下去也会有害健康。
3.过浓茶
浓茶里面含有的咖啡因较高,喝浓茶可能会引起心跳加速、心慌等症状;并且浓茶里大量的茶碱会使人持续兴奋,产生失眠的症状,导致血压升高,时间长了就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而且常喝浓茶也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便秘、胃部不适等症状。
4.隔夜茶
隔夜茶放久了茶里面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霉菌孕育的温床,而且茶水时间放置久了里面的成分会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有可能会变质,建议做好不要继续饮用。
总的来说,日常有喝茶的习惯是非常好的,喝茶对身体有益,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喝茶不宜过量,不要喝过浓、过烫的茶。喝茶能给我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愉悦的心情,但喝茶也要多注意,茶不是药品,不能单纯依靠它去治病。#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参考资料:
[1] 《院士牵头!超10万国人的研究显示: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中国生物技术网 .2020.01.10
[2] 《喝茶对心脏不好?其实是方式不对》.中国经济网.2019.05.18
[3] 《长期喝茶,心血管病风险降低8%!但这几种茶最好别喝》.CCTV生活圈.2021.04.15
[4] 《多喝茶,喝绿茶!天津医科大学团队发现,多喝茶与脑出血风险降低34%相关丨临床大发现》.奇点网.2022.07.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