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文化发展史中,战国时期与汉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又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是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玉器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这一时期,生产工具得到极大的改进,使玉器加工工艺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玉器加工过程中一些原来不可能完成的艺术构思可以实现,它丰富了玉器制作过程中技艺和方法,突破了制玉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富含艺术韵味的玉器被制作出来。
大量优质的和田玉料成为战汉玉器的主要用玉,高品质的和田玉料,除了外观有良好的观赏性外,它的交织纤维状结构是其具有细腻和坚韧性的主要原因。而这一特性在加工时方可游刃有余的处理好立边,不至于出现过多的崩边、爆线现象而影响美观度。这种性能对战汉玉器中那种流畅、锐利,有强烈立体感起凸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或细若游丝“游丝毛雕”的琢玉风格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以上决定性的要素具备了,战汉玉器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也就成为必然。
战国早期玉器的作品,加工工艺较春秋时期精良成熟,玉质出现白润细腻和田玉。加工工艺也十分高超,战汉时期用到的制玉工艺有:镂空、圆雕、浮雕、阴刻、套环、拉丝、打磨、抛光等几乎所有的玉加工工艺。加工工具也有明显不同春秋,包括钻孔等工艺已经明显区别于春秋时期玉器,钻孔不再常见类似喇叭口呈现,说明用于石英砂的媒介体的强度及硬度有很大的提高。工艺的提高也为更丰富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条件。
战国晚期的玉器已经脱离了相对呆板规范化的设计制作方式,而更加自由不羁创作,可以看出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脱离原有礼法束缚的诸侯君王开始拓展疆土的豪气和争霸天下的雄心,在这一时期玉器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整体上看,战汉时期玉器是我国玉文化史上的王玉时代典范,玉器是王侯专用的,它的赏玩佩戴主流群体是统治阶级上层,所受的教育是天子帝王之学,那么首先所体现出的是王者之气韵,“王者无敌,莫敢当也。”王者之气是威严,狞厉可畏,唯我独尊的霸气;君临天下,气吞山河的雄心。
在鉴赏战汉玉器时,不可避免的就会提到“神韵”。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神韵是以抒写主观审美体验为主,追求一种生动自然、耐人回味的境界,使人能从所见之物中体味未见之意,即获得古人常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放浪形骸之外,意味无穷的美感。
神韵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浑然天成而无造作的痕迹。用有形的载体传达无形的意境。通俗地说,神韵也可以说,就是传神或耐人寻味。
战汉时期玉器是王玉的典范,在鉴赏时一定要以王者的气势,一方唯我独尊的霸气,舍我其谁的勇气,天地四方的大气。这种气质是后世难以比拟的,即便科技进步了,工具发展了,工艺先进了,但这种气韵却似凝固在那个历史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