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杨兆波智库:品茗禅茶,智慧的源泉

08-05

茶是一种顿悟,茶是一种修行,一杯茶,品人生沉浮。所谓禅茶一味,就是品茗与平常心,看万千世界。我是什么情况下,才品茗或者饮茶呢?首先是有了闲暇时间,其次是真有一些思考需要的一处安静的环境。恰如一个人红尘中走的疲惫与焦虑,十分迫切需要一处清静与安宁之处,高雅的品茗来放松心情,而从宗教层面谈就是安放自己灵魂……一个人,与茶有缘,与茶相知,需要条件。咱们的禅茶一般而言泛指茶文化,当然茶叶解渴的时候不需要文化。严格意义上说,禅茶一味就是境界,因为茶文化与禅文化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几天前,我到了梅地亚新闻中心谈内参报道工作,我到的早一些,看见茶具在,于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品茗一个小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禅茶一味,我们要品什么?我思考了一下,认为禅茶一味重在品味,品人生味道。人生如泡茶,越泡越淡,最后,淡如水了。人生到了最后又回到了原点。好了,算是悟道。今晚,与朋友在中国大饭店品茗。外面湿热,但是已经没有下雨。毕竟,快立秋了,湿热的程度不亚于南方。我是怕湿而不怕热的那一类人,所以,待在安静的地方且空调制冷好喝茶感觉舒服一些。既然湿热,那么就喝红茶。喝茶,在于一泡一斟的那种惬意,你不得不心静下来,谈事说理有了淡定。懂得,与他人一起分享,从而静心思考一些事。其实,我在爱上喝茶之前,不聊啥的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关键是静不下心,爱上喝茶之后就不同了,我总是习惯在泡茶的过程中,动静等观,戒急用忍,不断整理自己的思绪,甚至感觉思绪翻滚之后稳定了,那些深度思考的时间也就无形加长了。比如,我们有许多重量级智库分析报告就是在喝茶过程中酝酿出来提纲。总而言之,喝茶让你变得凡事多些周到的考虑,从而少了些冲动的决定。茶,既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种文化。喝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态度。每一次品茗禅茶,都能让我心生愉悦,拂慰心底对于往事的回忆,然后又定中生慧。静思,孝道,大善,大爱,亲情,友情,感恩……一切的饮茶与静思,我特别感谢这云浮的禅茶,的的确确能够化开我的一些思绪纠结,乃至于启迪我的智慧。其实,饮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放下。好比修行,拿得起六度万行,利乐众生历劫不悔,初发心即成正觉;放得下食色财名,放下即是自在,自在即是解脱。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平常心中品一杯茶,悟心的圆湛虚凝,明妙安乐。古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中有言,“茶道是从禅道中出来的。”随着禅门第一书《碧岩录》的风靡,禅茶文化水乳交融、交辉映彻。历史记载表明,在茶事活动中,茶道与佛教之间逐渐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同之处,“茶禅一味”的理论就这样诞生了。茶道讲究“和静怡真”。静,是物我双忘的一种境界。在佛教中,静坐静虑是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过程,禅师们在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及“三学”(戒、定、慧)便是以静为基础。将茶、佛二者相融,禅师打坐时偶喝一杯茗茶解渴,能够提神醒脑,克服睡意。于是,茶变成了禅师最好的修行伴侣。“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 《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 )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景德传灯录》卷六 ) 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喝茶是一个慢的文化,是一个温和的并且与这个世界的急躁对抗的事情。喝茶,可以慢慢地品味茶的滋味,享受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宁静。有了喝茶的习惯,每天品一品自己喜欢的茶,其实是在积累心里平和的部分。

钓鱼邓刚公司

化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