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中国剪纸艺术:博览馆微课堂带你深入了解

04-11

中国剪纸艺术:博览馆微课堂带你深入了解

博览馆微课堂——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政府兼委员会的批准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我们就通过四个方面来了解我们中国的剪纸艺术吧。

剪纸艺术的历史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新石器时代—汉代)

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象牙雕片就为剪纸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中可以看到他们从象牙上雕刻的图案,中间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成对称形。从这艺术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对鸟的喜爱和对太阳的崇拜。

河姆渡象牙雕片

自从有了剪刀刻刀后,就开始有了“剪影”这种艺术形式。人们在动物皮、树皮、树叶上剪或刻制镂空图案。如这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3000年前的产物——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 金箔

这副作品生动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研究认为其外层四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为太阳的光芒,共有12道!内层的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它已成为成都的标志,现存于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

第二阶段产生阶段(汉代—南北朝)

幡彩剪纸

当时汉代流行一种习俗,在立春的这一天祭祀青苗神,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剪彩为幡,用丝织品剪刻成镂空的小旗互相赠送,并且戴在头上。从现在我们掌握的资料看,汉代的“幡彩剪纸”是剪纸的雏形,只不过它的材料是丝绸。

汉代发明家蔡伦的造纸术问世,这种在丝绸上镂花的形式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实物可查的纸质剪纸是新疆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损坏的还是比较严重的,只能看见这三匹马,右边则是他复原后的纹样。

《对马团花》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唐代至今)

到了唐代剪纸艺术已经是非常普遍了。人们在立春、新年之际常常就用剪纸装饰环境、庆贺节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会把春牛贴在门楣上,并互相曾贺。

唐 《鞭牛迎春图》

当时还有一种信仰习俗的活动——招魂。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逃到了山里去投奔一个朋友,这个朋友热情地招待了他,并且为了安抚他所受到的惊吓,就剪了一个人形的剪纸“人胜”替他招魂,所以杜甫在他的诗词中写到,“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取自杜甫的《彭衙行》。

唐 《五毒图》

这幅是唐代的五毒图,大家可以看到当时五毒分别为毒蛇、蜘蛛、蟾蜍、蝎子和壁虎。人们常在端午节把这五毒图贴在门上,也常在香包,肚兜,刺绣上看到,具有袪疫的说法。

《志雅堂杂钞》

时间来到宋代,关于剪纸有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写到:“向阳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于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文中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下来的剪纸艺人——北宋的“于敬之”。

文中又一句“忽有少年之类,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展示了还有能在古人的长袖中剪出文字和花朵的。

最后来到元明清年代,福禄寿喜财神剪纸流行,多以表达人们希望改变贫穷生活,求取功名利禄和富贵的愿望。比如这幅马上做官,代表当时人民对仕途的渴望。

《马上做官》

《门神》

这幅明清时代非常流行的门神剪纸。一般正门贴的是右边秦琼有镇宅之意,后门张贴左边钟馗有辟邪之意。

剪纸的分类

阳刻剪纸,是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剪刻掉,保留图案原有的点线面,阳纹剪刻一般需要笔笔相连。它的特征就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阳刻剪纸玲珑细致,一般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阴刻剪纸,是把图案自身剪刻掉,剩下的是图案以外的部分,通过衬纸反衬出图案的内容,阴纹剪纸一般要求线线相断。阴刻剪纸的特点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相连的,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在传统剪纸中,完全采用一种的剪纸方式并不多见,大部分是把阴阳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阳刻中有阴刻,阴刻中有阳刻,使得作品阴阳相济,互相印衬,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一般是先利用阳刻将主体纹样的轮廓剪出,然后再进行阴刻的装饰修剪,也有时阴阳并行,相得益彰。

剪影相对来说是剪纸中最简单的一种,剪影着重于写实,是剪纸表现形式之一,主要通过剪外轮廓的影像来表现人物和景物,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和造型美。

剪影需要直接在纸上运剪,从起剪到完成作品“一气呵成”,要驾驭这种技能需要深厚的剪纸功底。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说过,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中国早期的皮影戏就有剪纸的影子。

剪纸常用剪法及纹样

锯齿纹,顾名思义是锯齿状的纹样,它可分为长短、粗细、疏密、曲直、刚柔之分。

坚硬长短的锯齿纹样可表现树叶的边角,和植物的的根茎;

柔和的锯齿纹可表现水灵灵的花或水果;

刚健的锯齿纹可表现动物的鬃毛;

圆实半弧形的锯齿纹表现禽、鸟、鱼、虫的羽毛和鳞甲,灵活疏密的锯齿纹表现人物的眉毛、胡须、头发等。

月牙纹,它是一种弯曲、刚柔、长短不一的呈现月牙形的纹样。一般在阴剪中看到他们。常表现在衣服的纹路上,使之产生跃动感。

朵花纹,通常表现的是梅花、桃花、菊花等。多用在服饰和动物的身上,或是花草和器物图案上的点缀。是塑造形象不可缺少的纹样。

涡状纹,同样可表现动物皮上的漩涡,有一定的装饰性。

水纹,多是以配景或是以景为主的剪纸中出现。小的水纹可表现为小泉流水,潺潺细涓。大的水纹层层叠起,可表现为狂风巨浪,令人惊心动魄。

云纹的形象有行云、朵云、团云、云气等。行云是朵云、团云被风吹动后产生的,作用在图案上,可使画面有鲜活感;朵云就是比较静态的云;团云则是朵云行云的综合形状。

火纹指火苗、火星、火花、火焰。火纹小的像星星,大的像花。火热随风飘动成了火焰。

鱼鳞纹,则是表现鱼鳞或鸡羽毛类似的东西。

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寻找娜拉》剧照

运于服饰及舞台装饰上。这是挪威舞剧《寻找娜拉》的舞台剧照。该剧讲述了一个女人,离开冰冷的家庭外出寻找人生价值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到后面的背景甚至演员身上的服装所用的都是中国的剪纸艺术。下面的图就是背景设计,用了莲花、鸟、鱼、牡丹、娃娃等吉祥花样,象征女性的伟大和富贵美丽。

世博会波兰馆

运用于墙面设计上。这是世博会波兰馆,大家可以看到建筑的外墙,配合表面镂空的花纹,加上色彩变幻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明暗错落的魔幻感。充分的体现出波兰人对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陈家祠—蚀花玻璃窗

运用于门窗上。陈家祠的蚀花玻璃窗将彩色玻璃与木头相结合。白天,阳光会透过玻璃上的白色部分照进房间,据说这种玻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在套色玻璃上涂一层防腐蚀剂,然后在表面画稿,再刻出图案,最后将玻璃放在氢氟酸和硝酸或者盐酸的混合液中。在酸的作用下,套色玻璃表层的彩色玻璃被蚀去,露出下层的透明玻璃,形成所制的图案如一幅幅精致多彩的剪纸画。

运用于灯具上。现代灯具主要依靠灯具本身造型和材质的图案感来表现其韵律感,将剪纸元素融入灯具设计,使灯具产品在具有优美的造型同时,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柔和优美。

运用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物品上。简约小花盆、相框和储物柜里的收纳篮都运用了剪纸,简单的镂空将简约的物件精致化。

剪纸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流行最广泛的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它体现了中国民族最基础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本土艺术特色。

信息来源:文旅宝山

边境梗犬

东晋书法家谁的行草如风驰雨骤一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