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海口施茶村:基层党支部20年奋斗历程

04-18

海口施茶村:基层党支部20年奋斗历程

施茶村村民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种植石斛发展特色产业。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一如羊山地区所有村庄,雨水稀少,土地贫瘠,祖祖辈辈从石头缝里“抠”出黑泥种庄稼,用大缸接雨水解决饮水。贫穷是施茶人最深刻的记忆,和外人对施茶曾经的印象。

今天再访施茶,荒山乱石上长满了石斛,花梨树、三角梅中掩映着火山民宿,游客纷至沓来,村民或骑电动车赶往基地上班,或忙各种“吃住行游”接待。

其实变化也就近两三年的事儿,尤其2016年、2017年,施茶突然就换了一副“高富帅”的面孔。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今天的施茶?从施茶的巨变可以总结出怎样的经验和模式?

答案的核心就在这个村的党支部。

从20年前人均年收入1000元,到现在人均收入过万,施茶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两委”干部和党员通过历年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绽放出俊美的“容颜”,吸引更多游客来此观光的同时找准石斛、民宿、根雕等一批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依托互联网改变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真正实现了村容村貌的“面子”和农民增收的“里子”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大家“耕耘”出了一个幸福梦。

A

从面子到里子

1、积极找项目谋发展村党支部22年不卖一分地

1995年前后,施茶三位主要村干部相继离世,村委会班子人心涣散,急需一位主将稳定军心,27岁的洪义乾“临危受命”。

施茶坐落在琼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面积将近两万亩。但因为这里的火山地貌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农业并不发达。“村里的姑娘都是往外嫁,很少有愿意嫁进来的。”施茶村民洪尚科回忆。

因为距离主城区不远,又在省道通往石山镇、火山口公园的必经路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房地产的泡沫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施茶。

当海南房地产“疯狂生长”的时候,施茶村一起风光过一阵子,很多人把地私下卖给了开发商。

村里开始竖起一栋栋别墅,圈起了一个个“山庄”,效仿欧式风的建筑在当时看起来很“洋气”。但很快,随着泡沫破灭,这些别墅最终人去楼空。那些拿着卖地款潇洒了两年的村民又迅速返贫。此时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很多年轻人都赶去外地谋生。

改变施茶村贫穷的面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是洪义乾最大的心愿。于是,他天天出去找项目。

种蘑菇、种益智、养鸽子……洪义乾带领大家尝试了不少产业,有的因为不适合在石山地区种植,有的种出来了打不开销路,纷纷失败。鸽子卖不掉自己吃,益智卖不掉直接砍了,长久的摸索却从未浇灭洪义乾的斗志。

其实,在洪义乾“苦苦求索”的过程中,有不少开发商主动递过“橄榄枝”,也承诺了不菲的“好处”,但都遭到拒绝。“施茶村在房地产开发上吃过亏,我们不能走卖地的老路。”洪义乾说。

“卖地是竭泽而渔,”洪义乾坦言,“我当支书的22年里,没有卖过村集体的一分地!”

2、生态文明村全覆盖——“两委”干部带头拆围墙让路

既不能卖地,又不愿租地给人办工厂,洪义乾和村“两委”干部默默“咬”着“青山”不放松。

直到生态文明东风吹进施茶,施茶党支部副书记陈祖壮(原春藏村小组长)心想一定要把村道扩宽,让汽车能开进村庄;施茶党支部委员(原官良村小组长)陈教章心想,赶紧借这机会,把村里的路灯装上;施茶党支部委员(原施茶党支部副书记)王新富最大的愿望是把村里的垃圾扫干净。

“过去,施茶村道路闭阻崎岖,卫生脏乱差。”王新富说,这样的环境,村里人自己都觉得住得不舒服,怎么指望吸引外面的人过来。

村民们也都知道改善村容村貌的好处,但因为修路占地等会触及个人利益,没有人愿意主动行动。

为了搬开挡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路上的“绊脚石”,“两委”干部首先拿自己开刀。

洪义乾把自家刚修好的10多米的围墙拆了;陈教章规划让环村道从自家的地里穿过,引得妻子连连抱怨;王新富带着工具去自己的亲哥哥家拆墙,被家人指责不近人情。

村子的工作局面很快打开了。首先是其他党员、干部纷纷跟上,带头拆掉猪圈、羊圈等乱搭乱建。村民们也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来,让出自家宅基地支持环境整治工作。

村民陈盛杨说,这么多年,大家对村“两委”干部建立了信任,“知道他们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

外人都知道海口有个火山地质公园,却不知这个公园就在施茶的地盘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游客年年增长,除非到公园里打工,村民分享不到旅游带来的效益。洪义乾下决心修建旅游便道,就是要利用贯穿8个自然村的交通,将游客引进村庄。

在狭窄的小路基础上,将路扩宽至4.5米,35公里总长意味着村民要让出100多亩土地。每公里修路成本最少20多万元,但政府拨款每公里仅8万元,其余靠自筹。

道理说清楚了,就没有一个村民讨价还价,各家主动让出了土地,且投工投劳。每天天一亮,村民带着自家工具,涌向挖土机轰响的施工现场,脸上挂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村集体“大项目”上马——引进石斛“点石成金”

“我感觉,这回我们施茶真的有戏!”记者2015年底在正在修筑的旅游便道上采访洪义乾时,洪义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他说的“有戏”,指镇、区、市、省都重视施茶,村里的筹划与政府的引导方向吻合,施茶发展的机遇来了。

2013年底,施茶“两委”班子组织去海口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斌腾村小组考察,看到那个村庄坑坑洼洼的火山石块荒地上(该村有9个火山小坑)以及村民的院墙和村墙都种上了金钗石斛,让施茶干部们惊讶不已。

听介绍说这是市场稀缺、养生抗癌的“神仙草”,一斤能卖出至少200元的好价钱。回到村里,洪义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大家介绍石斛,得到村民们的认可。随后,又热情地向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合作邀请。

但因为有了此前多次产业失败的教训,真正要入股时,很多村民心里又开始“打鼓”。发展产业需要前期投入和示范,如同当年带头拆围墙修路一样,洪义乾既当“指挥员”,又当“作战员”,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洪义乾从自己家族的土地入手,拉着亲戚们三亩五亩地拼土地,整出了一块200亩的石斛种植基地;又全家老少齐上阵,200亩山地很快变成了石斛种植示范园。

一片片昔日丢荒的石头地,种上了翠绿的石斛苗。不砍一棵树,让其为石斛遮阴,早晚喷灌火山矿泉水,仿野生的环境和火山石富硒的营养,给金钗石斛提供了优良的品质。洪义乾还安排村里60多位村民参与出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看到书记家的石斛园办得红火,村民们也想入股。随即,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统筹城乡发展有限公司、施茶村三方合作,成立了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租金入股,公司出资金、种苗、技术等。共投入1500万元建成占地800多亩的施茶村石斛基地,有效解决120多名村民就业。

“该基地明年可达到丰产期,每年可采收石斛6万斤,预计将为群众增收800多万元。”合作社生产技术部主任李武说。

B

从里子到面子

1、“看得见摸得着”的互联网——盘活村里优质资源

在2016年5月19日举办的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优电联盟竞购活动现场,施茶村火山石斛鲜条以每斤200元的价格共拍出1万斤“期货”,直接为村民创收200万元。

火山黑豆、山柚油、拉乌红糖、石斛、荔枝、黄皮……通过互联网,以前施茶村这些“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富硒农产品,摇身变成了身价翻番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美社村村民黄明献说,以前种的黑豆都是送到菜市场去卖,现在放到网上,不仅买的人多,还能卖出好价钱。

施茶村的互联网商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告别城市,返村上班或创业,成为“新农民”。法国“海归”姑娘郭霖看到施茶村的原生态农产品后,毅然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海南创办“火山公社”,专门给石山地区的农旅产品进行包装和网络推介。

除了农产品,乡村旅游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来我们农家乐,住得干净舒适,和大自然还能亲密接触。快带着家人亲手磨豆腐,喝地道的火山咖啡,品尝猫须草等石山特色农产品吧!”2016年11月,在我省互联网农业小镇创客沙龙石山推介会现场,面对直播镜头,“美社有个房”民宿负责人黄妹发出邀请。

通过微信推介,网络直播等形式,施茶的民宿品牌渐渐打响。

海口市秀英区委书记张霁认为,把互联网植入传统农业小镇,不仅让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而且彻底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村生态环境。

以前施茶村的农民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与外界接触少。市场需要什么、销售渠道在哪里一概不知,只是自己闷头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现在依托互联网,石斛等农产品已经形成了订单生产。农民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资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生产经营方式。

虚拟的互联网给施茶村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赚得到的利益。

2、凝聚人心的村委会——村里干群有了家

走海榆中线开车到施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火山石院落。院子里榕树茂盛、三角梅盛开,正中央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红旗正后方是一栋风貌独特的两层楼房,灰色的石头外立面凸显了火山特色,墙面上镂空的花纹和灰瓦屋顶古色古香。楼中央的牌匾上写着“施茶”两个烫金大字,中间还有一个锤头镰刀的党徽图案——这里便是2015年12月落成的施茶村村民委员会。

“村委会是平时党员干部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凸显石山地区的人文风貌。”洪义乾说。走进屋内,一楼大厅是便民服务中心。柜台上摆放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二孩”、“房屋安全鉴定”、“低保申请”等资料,供办理业务的村民随手查看。服务台前有社会保障、人口计生、民生3个窗口,另还有一个专门的党员服务窗口,有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专业服务。

在村“两委”干了22年的王新富还在岗位上忙碌,他一直负责村里的低保、社保、养老等手续办理,所有的资料和证明都由他经手。“村民们一直推选我,就是对我的信任。”王新富说。

村委会醒目处摆放着党员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心得。记者也参加过两次该村两委班子会议,会前每人需要签到,会场几乎座无虚席。

洪义乾说,村委会看似只是一块场地,但既给了干部群众“家”的感觉,也成为现在施茶村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3、村发展蓝图于胸的党支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委’班子会议能够全程用普通话开下来,这在石山镇还十分难得。而且我看到下面的党员面孔都非常年轻,说明施茶村的党支部是一支素质高、年轻有活力的队伍。”4月10日上午,施茶村召开村“三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扩大会议,会上石山镇镇委书记胡余亨点评道。

打造美丽乡村,带领群众增收,加强支部建设是关键。施茶村着重选拔有知识、有技术、有公益心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严格考评,让班子强起来。

今年30岁的吕青松是施茶村的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他大学的专业就是电子商务,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看到石山互联网小镇的强劲发展势头,辞职回乡。“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村民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卖出去。”吕青松说现在自己干劲十足,“既能学有所用,又能帮家乡人民创收,两全其美。”

据统计,施茶村目前一共有95名党员,42%以上都是大专学历。

“两委”干部不是选上了就自然会干工作。干得好的要鼓励,干不好的就要调整,否则耽误整个村的发展。施茶村党支部建立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平时除了开会,还要到户实地调查,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我们平时要对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测评,年底还有总评。测评结果直接和绩效工资挂钩。”洪义乾说。

4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刘赐贵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调研时强调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畅通同群众的沟通渠道,就好比人打通了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才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个好的党支部除了要把百姓放在心中,为群众办实事,还要谋划长远,心中有发展蓝图。施茶村的蓝图是什么?洪义乾说,是要把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美丽乡村。“在施茶,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非但不冲突,而且能相互促进。提升生态文明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得以发展,逐渐增加的游人也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通过引进更多类似石斛的特色产业,打造高附加值、可循环的生态产业链,石斛园将来也要成为全域旅游中的景观。”

洪义乾说,现在他已经瞄准了火山玫瑰、玉叶金花等既有能做成产业,又有观赏价值的物种,并设计荔枝林灯光秀,建施茶民俗博物馆。听说省市还想请最优秀的专家来规划鲜花文化小镇。“相信这些基于生态绿色产业上的发展,让施茶人实现‘共富追梦’的愿望不再遥远。”洪义乾表示。

(本报海口4月17日讯)

貔貅图片高清壁纸

黄水晶价格多少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