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扇子的历史溯源:清风与扇语

03-19

扇子的历史溯源:清风与扇语

扇子的历史和其在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磨灭的,如今,扇子已成为民间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品类

一、扇之起源

自古以来,扇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备之物,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使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形式多样的扇子,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制扇工艺也逐渐发展成熟。

在现代社会,扇子已成为民间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品类。

关于扇子的起源,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早在宇宙初开时,伏羲女娲结为夫妻,为避免羞涩,故而“结草为扇,以障其面”,因此民间也有“羲扇”的称呼,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唐代李冗的《独异志》中。

另一种说法见于西晋崔豹的《古今注 · 舆服》中,该书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 这种说法认为扇子由上古皇帝舜所发明,主要用途是供帝王公卿所使用,以显示帝王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的态度。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现存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长柄扇”图像,现存最早的扇子实物是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从历史文献看,前文提及的晋代崔豹的《古今注 · 舆服》可能是关于“扇子”最早的记载。由此可见,扇子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视野。

尽管没有更古老的考古资料,但在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经出现了类似竹编的器物和痕迹,可知当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编织工艺。

我们可以推测,早在人类出现之初,原始先民随手摘取自然界中的植物、禽类羽毛,便可扇风纳凉,最原始的扇子也便由此诞生。因此可以说扇子的出现应当比记载的更早且更具实用目的。

随后扇子在中国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形制、功能与材质。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扇子文化。

二、扇之形制

历史上的扇子形制丰富多样。

就形制而言,中国古代扇子有户扇、羽扇、麈尾扇、比翼扇、折扇、团扇(纨扇)、宫扇等;从材质上来说,则有羽毛扇、竹扇、绢扇、象牙扇、蒲扇、葵扇、纸扇等,而据扇柄长短又有长柄扇、短柄扇等等。

这些样式多变的扇子,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在众多的扇子中,羽扇是较为常见的形制。它是一种用禽鸟羽毛为材料制成的扇子,常见的有鹅毛、雉尾、鹤尾、孔雀翎等。

用羽毛做扇子起源很早,一方面源于禽鸟羽毛在远古时期是非常易得之物,用其制扇既方便又具装饰性;另一方面或源自远古先民对于鸟类的崇拜,从“扇”字的字形也可以看出羽毛这一材质与扇子出现的直接关系。

总之,羽扇的形制从远古而来,直至今日仍是扇子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

关于羽扇,我们最容易联想的是《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

除此以外,古代诗文笔记中也多有对羽扇的描写,如汉代刘歆所著《西京杂记》中便记载:“天子夏设羽扇,冬则设缯扇。”晋代陆机也作有《羽扇赋》等。

在古代,羽扇颇受皇家及官员士子的喜爱,特别是在汉末至魏晋时颇为流行。由于羽扇与麈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多时候羽扇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以及品格学识的风雅之物。

团扇也是古代扇子中较为常见的形制,又被称为“纨扇”“罗扇”或“宫扇”。

团扇造型多为圆形,也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海棠等变体,结构多以竹木为框,再在框内绷以扇面,或以竹丝编成扇骨,在扇骨上裱糊扇面。

团扇因其扇面平整、面积较大,故而具有较好的纳凉效果,且适合在扇面描绘或绣制图案,既实用又较为美观,因此团扇在古代颇受宫廷至民间百姓的喜爱,打破了羽扇的单调格局,成为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物象。

古代诗词中常以“冰纨”称之,汉代班婕妤《怨歌行》载:“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唐代刘禹锡《团扇歌》则有:“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到了宋代,随着工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团扇开始逐渐流行。

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到处可以看见手持团扇的百姓形象,这就是宋代团扇普及的有力证明,此时,扇子已逐渐从过去象征身份地位的羽扇、雅扇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物品。此后团扇更成为闺中女子爱不释手的赏玩之物。

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团扇一样普及的还有折扇。关于折扇出现的时间以及是否源于中国,学界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折扇源自日本,宋朝时由日本使臣朝贡传入,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折扇在汉末至魏晋时期便已在中国出现,其源自古代的“便面”及“腰扇”。

如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提及:“(南齐高帝时)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而南朝《乐府诗集》中有晋诗一组,其中《夏歌二十首》第五首曰:“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佛华妆,窈窕登高台。”这里的叠扇,就是折扇。

明代时,折扇成为时尚,文人雅士多以折扇傍身或互赠,并以扇面为媒介题诗绘画,折扇成为彰显才情与品位的风雅之物,在民间乃至宫廷都广泛的流行,也因此在各地出现了材质各异、形制多变的折扇类型与品种,如金陵折扇、苏州折扇、荣昌折扇、巴陵折扇等。

当然,折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高丽和日本风格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出专门的品评和收藏标准,成为一门学问。

三、扇之礼俗

在中国古代工艺中,扇子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品类。

它既是旧时百姓消夏纳凉的必备器物,也是流行于文人雅士、香闺绣阁乃至达官显贵之间的雅玩;既具有朴素实用的日用功能,又在历史演变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因此扇子可以说是我们窥视传统工艺文化内涵的一面多棱镜。

在推崇礼制的古代社会,扇子除却基本的引风纳凉之用外,还根据使用者和场合的不同,被赋予更多人文内涵。

如前文提到的羽扇,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以及羽扇相关文本的阐述,使其一出现就得到了统治阶层的推崇,再加上后期出现了更加实用经济的团扇、折扇等,羽扇的实用价值更加被削弱,成为象征身份地位的一种符号,在扇子家族中具有某种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一直延续至后世,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统治阶层对羽扇中羽毛材质的追求,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在材质上进行区分,也可以利用扇子的形制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来体现社会地位和权力。例如早期扇子有长柄、短柄之分,短柄多适宜随身携带取用,而长柄扇则需要他人特别是下层仆人服务。

前文提及《西京杂记》中“天子夏设羽扇,冬则设缯扇”的记载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功能。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中描绘的场景,唐太宗端坐在由宫女托举的步辇之上,其身后有侍女专门撑举长柄扇,这种扇子在古代称为“障扇”,障扇既可以为统治阶层营造清凉空间,同时也彰显了主人的威仪,烘托了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

这种由实用到象征的转型,契合了皇家对礼制的强调,因此逐渐成为一种符号和程式而确定下来。

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在慈禧太后晚年拍摄的照片中,障扇已经成为皇宫中固定的陈设,与屏风、花几、宝座共同营造出一种雍容华贵的空间氛围。

扇子除了被统治阶层赋予了特殊功能以外,对其他社会阶层也有不同的功能与寓意。

如中国民间常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的俗语,就说明了文人士大夫对扇子的重视,一方面,对颇讲究生活品位的文人来说,扇子可以起到障面避尘、遮日纳凉的功能,另一方面如同前文提及扇子与魏晋时期的麈尾有着许多密切关联。

因此扇子也是文人雅士坐而论道时必备的“道具”,再加上随着团扇、折扇的出现,扇面更是成为集诗文篆刻于一体的媒介,因此扇子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必不可少的怀袖雅物。

对于古代女子来说,扇子常被用来“障面”或“掩面”,特别是在封建礼教严格的古代社会,男女交往中女子常会用扇子掩面和遮挡,既体现了女子的羞涩含蓄,又平添了许多温婉与神秘。

在许多戏文小说中,扇子还常被作为定情信物,例如传奇剧本《桃花扇》,通篇便是以扇子作为线索展开的爱情故事。

在民间,扇子除了被赋予种种封建礼教的内涵,民间百姓还将更多世俗生活中朴素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信仰和愿望寄托于扇子之上,扇子的内涵愈加丰富立体。

例如“扇”因其与“善”谐音,因此扇子在民间常被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以取“善行”“结善”的美好寓意。其次,民间百姓还取“扇子”与“散子”的谐音,在婚礼时作为礼物,以表达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愿。

此外,扇子中的团扇又象征“团圆”“圆满”,还因其最基本的扇风功能,成为民间趋吉避邪、祛疫消灾的吉祥物。男女老幼,人人皆可配扇,或是摆放悬挂于家中,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扇子与古代民众生活的密切关联。

结 语

随着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变迁,扇子在民众生活中的作用和语义不断发生变化。

一方面,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用扇子象征地位权力的现象基本消退;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墨客怀袖雅玩的扇子,逐渐与实用层面脱离,成为专门的艺术与收藏门类。

而那些看似寻常却又蕴含着丰富民俗内涵的日常之扇,借助民众对实用本质的追求而得以保留,并在民间衍生出各种材质、形态和趣味的日常所用之扇。不论是蒲扇、葵扇、草扇、油扇,还是纸扇、麦秆扇,这些扇子不受材料、场合与身份的限制,可以自然、恣意地生长。

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工艺最本质的面貌,也看到了民众面对生活在社会规范约束下并生出的自在自为、朴素向善的生活态度。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我们已很难回归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但在我们偶尔执扇轻摇之时,或许会感到清风拂面,内心澄明。

文章来源: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

市场宠物猫价格

景泰蓝手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