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核雕大师周建明的神奇技艺:4厘米空间内刻画“闹元宵”

10-27

核雕大师周建明的神奇技艺:4厘米空间内刻画“闹元宵”

10月2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驱车来到苏州舟山。这儿有一个核雕村,一村子的核雕艺人。舟山核雕艺术馆馆长龚骅告诉记者:村上有3千多核雕从业人员,500多家销售店铺,全村核雕年销售产值超过3个亿。他引领记者来到核雕大师周建明的工作室。周建明在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

无论是八仙聚一核的《吉祥八仙》,还是分别刻画十八尊者修行场景图、弥勒佛、款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的20颗《十八尊者修行图》,抑或是栩栩如生的《水浒传》,都是十足的匠心工艺,让记者大开眼界。而尤为精巧、让人感慨“技亦灵怪矣哉”的则是周建明向记者展示的核舟《闹元宵》。

大家都学过《核舟记》吧,“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活跃在中学教材里的这位“奇巧人”的核雕技艺,在周建明的核雕作品《闹元宵》中有活灵活现的表现。

核舟《闹元宵》,长4厘米,宽2厘米,舟上共有11个人物,放鞭炮、吹唢呐、敲鼓的、表演的……各色人物,神态生动呼之欲出。更难得的是,他成功复原了古文《核舟记》所载其船窗可自由开闭的技艺,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周建明告诉记者,做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有时一坐要十几个小时,有时为了赶工要熬通宵。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技艺都从手工艺变成了机器工艺,但周建明却一直不忘初心,坚持“慢工出细活”的手工雕刻。挑选材料、构思画样、铣胚、初雕、打磨,看似固定的程序,却需要手艺人一刻不停的“头脑风暴”。 “三分刻,七分工”,这是周建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在一刀一刀中践行着它。每道工序,都是用一双肉手,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入木三分,刀刀见功夫,刀刀见心血。

琳琅满目的刀具也让记者觉得好奇。周大师说,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雕刻刀具,都是核雕艺人根据数十年的经验需要特制而成。光刀的种类就有剜刀、刻刀、削刀、刮刀等区分,刀法更是有剜、刻、拨、挑、刮、削等十几种之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江珂

树化玉是什么

柳公权书法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