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潮州非遗传承人:用橄榄核复刻广济桥,耗时两年半的精细工艺

10-01

潮州非遗传承人:用橄榄核复刻广济桥,耗时两年半的精细工艺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这是潮州人口口相传的歌谣,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的巧妙建筑结构。

2018年初,“重建”古桥被潮州人郑良枢提上日程,他把一百多个橄榄核雕刻串联成一座微型广济桥,将歌谣中传唱的“十八梭船廿四洲”表现得淋漓尽致。径寸之间不乏细节的呈现:1厘米宽度均匀分布的纹理、2毫米的船墩、6毫米的人物.....

作为非遗工艺核雕传承人,郑良枢此前多个获奖作品取材于潮汕民间生活。谈及创作这件《广济桥》的初衷,郑良枢告诉南都记者,希望用非遗工艺核雕来呈现潮州古城最具地标性的古建筑。

郑良枢和作品。

100多个橄榄核“复刻”中国古桥,耗时两年半

潮州东凤镇昆五村的郑良枢是非遗工艺核雕的传承人。踏进郑良枢家大门,左边白净的小房间便是郑良枢的作品陈列室,作品《广济桥》被郑良枢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自2018年起,郑良枢开始了广济桥核雕创作的计划。如何用一枚枚仅两节手指长的乌榄(橄榄品类的一种)核“筑”成广济桥?创作之前,他去到广济桥上,仔细观察亭台、浮桥等多个桥体结构的细节并拍照。

核雕作品《广济桥》,长约1米,最高处约5厘米。

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桥身横跨韩江,桥墩上建有被古人名为“洲”的亭台,中间的浮桥则由18条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浮桥能开启以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由此,广济桥也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从挑选符合“船体”形状的榄核入手,2018年初,郑良枢从广州增城、揭阳等地购进优质乌榄,用温水浸泡后去果肉留果核,挑选出体积、形状合适的榄核。

浮桥间的人物刻画耗时半个多月。

郑良枢向南都记者介绍,不同于以往的单核作品,要用核雕呈现广济桥,需要多个结构拼接而成,各个“零件”要尽可能与比例吻合,才能衔接紧密。为此,郑良枢挑出直径约2.5厘米的榄核用于创作亭台楼阁,直径约1.5厘米的则用于刻画木船。整件作品用了100多个橄榄核“复刻”而成,长约1米,最高处约5厘米,耗时两年半。

小榄核大世界:不足一厘米的人物刻画耗半个多月雕琢

透过一面20倍的放大镜,郑良枢用电钻刀将榄核切割成出大致形态,再手持雕刻刀在每个“零件”上刻出流畅的线条。

郑良枢在20倍放大镜下雕琢作品。

郑良枢手上的“广济桥”,两端的东城门、西城门各用10颗榄核雕刻组接而成。细看连接于城门的每一“洲”,每个亭台的造型光滑雅致,亭顶线条细腻且分布均匀,亭角精致灵动,八根约1厘米长的柱子将亭顶撑于桥墩之上。

“二只鉎牛一只溜”,作品中呈现亭台中的鉎牛。

在其中的一个亭台中,郑良枢还嵌入一只惟妙惟肖的鉎牛,长度不足1厘米。据相关资料记载,传说广济桥原来有两只鉎牛,后来一只被洪水冲走。在潮州人看来,鉎牛有镇洪减灾之意,是广济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人自小会唱‘十八梭船廿四洲......二只鉎牛一只溜’,刻画鉎牛是广济桥创作必不可少的,仅这只鉎牛的雕磨就花了一天的时间。”郑良枢说。

一枚枚被削去一半的小榄核形成船梭的主体,渔线将18条木船串联成广济桥的浮桥部分,凑近端详可发现,每梭船体都被雕出四个高约2毫米的船墩。浮桥栏杆部分,郑良枢则利用榄核气室结构的横切面代替。

核雕作品《广济桥》。

作品中,一家四口呈两排走在浮桥上,手持放大镜看,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物的五官神态和衣服的折纹细节。

郑良枢向南都记者谈到,这是日常中广济桥上常见的场景——父母带着儿女游览,父亲边走边讲解历史,然而,这也是整件作品最难呈现的部分,耗时半个多月。四个人分前后两排走,前后各用一个榄核刻画亲子牵手并行,四个人最高不到1厘米,最矮仅6毫米,父亲往前方挥去的手指只有0.3毫米。

单核作品曾频频获奖,雕刻广济桥为塑造古城集体记忆

南都记者了解到,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手艺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为材料,一笔一刀将平平无奇的果核雕刻成精品。2008年6月,核雕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潮汕地区,从事核雕创作的手艺人并不多,郑良枢从祖辈那里继承了这门手艺。2015年,他作为核雕工艺传承人被潮州市文化部门评为“潮州市民间艺术大师”。

而在创作《广济桥》之前,郑良枢多个核雕作品已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荡秋千》曾获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艺术品银奖;《龙虾蟹篓》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夺得银奖;《放风筝》曾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金奖。这其中的多个作品多取材于潮汕民间,用细微雕琢呈现炮仗、渔船、风筝、犬只、榕树等潮汕乡村元素。

郑良枢介绍,作为一门减法艺术,核雕从选料、构图、打型、细雕、磨磋等十余道工序都颇有考究,每雕刻一件作品,耗时短则一周,长则数月、数年。

他向南都记者感叹:“每道工序都需要极强的专注力,作品形成期较长,要求手艺人沉下心精雕细磨。”他谈到,随着年岁渐长,如今的专注力远不如前。

如今,《广济桥》作品完成半个月,郑良枢已将其装进定制的玻璃陈列罩,放置在自家陈列室中最显眼敞亮的位置,他时不时用细毛刷扫去核雕表面细微的灰尘。

“创作过程确有难度,但这是值得我花心思去钻磨的。”郑良枢向南都记者谈到,过去自己多个作品均取材于民间微观生活,这是他第一次选择地标性建筑进行创作。他说,自己一方面是核雕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一方面更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作品《广济桥》欣赏、收藏价值暂未接受评鉴,但他希望这件作品能构成一个载体,以呈现潮州人的集体记忆。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小殷

成化瓷器价格

茶杯泰迪犬多少钱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