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揭秘杭州半山镇出土的宝藏——大通通宝背浙钱币的传奇故事

04-01

揭秘杭州半山镇出土的宝藏——大通通宝背浙钱币的传奇故事

2016年4月下旬,在浙江杭州市北郊半山镇石塘村的天子岭山,靠近垃圾填埋场东侧约七百米处,施工人员用铲土机作业时,发掘出小瓦罐一只,其被埋藏一米多深,内有古钱十几斤,包括北宋各类小平钱,崇宁通宝,重宝折十钱,南宋各类年号钱,以及元至正通宝,明大中、洪武通宝等古钱币,当时瓦罐已破损。这些钱币一部分被围观群众哄抢走,其余得到相关部门保护。

此次出土的古钱币中,包含全套大中通宝背浙钱币。本人有幸目睹到此套钱币,其生坑绿锈,文字俊美,系明太祖朱元璋所铸钱币,又极具我们浙江特色,在此追根溯源,对大中钱作一简要分析。

大中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极具代表性钱币之一,其一般为青铜质地,圆形方孔,楷书直读,钱文古朴大气,从中可感受到朱元璋的雄才与野心。大中钱币大多制作精良,又品类繁多,然而,它的铸行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图一

图二

第一阶段:指朱元璋称帝之前所铸的大中通宝。龙凤七年,即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设置应天府宝源局,开铸 “大中通宝”钱币。该钱颁行五等钱制,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共五等,形制大小与元朝至正通宝大致相当(图一、图二)。光背计值钱折五以下均无背文,折十钱面值最高,在钱背上铸有“十”字。

当时元末乱世群雄割据,朱元璋并不是第一个立号铸钱的人。大中通宝开铸以前,就有张士诚的天佑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和天定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以及韩林儿的龙凤通宝。因此在这阶段铸造的大中通宝,可归为元末义军钱币,因为它是在农民起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

第二阶段:朱元璋称帝之后,在洪武四年(1371),再次铸造大中通宝。该钱样式仍然是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所不同的是,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如铸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字,每局有五等。小平钱背面大多数只有局名,折二以上钱有些还铸有数目字,如广西铸的折二钱则为桂二,福建铸的折三钱则为三福。初尚龄《吉金所见录》引《泳化编》云:“洪武中,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铸大中钱之事。足见前人已注意到,大中通宝钱鼓铸有先后之别,只是未揭其差异。唐石父在《中国钱币学辞典》中也指出:“大中钱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单纪值一种外,皆后铸。”而某些地方发行的大中钱,数量很少,只作为纪念性质,以此来彰显朱元璋的丰功伟绩,故十分珍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大中通宝背浙钱,很显然系朱元璋称帝后所铸,该钱铜优质精,品类分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一共五等,小平钱到折五钱,正面钱文楷书直读,背面穿上都铸有“浙”字,以记地名,表示浙江铸造。而折十钱背面铸十,穿下铸“浙”,系既记值又记地。此套钱币在浙江铸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正面钱文大中通宝四字,与其他地区铸造的相比,虽粗看相似,但仔细分辨,就会发现有所区别。而同样是大中通宝背浙钱,又有粗字、细字、薄肉、厚肉等版别之分。其发行数量,比一般的光背大中通宝要少很多。特别是大中折五背浙、折十背十浙这两种钱,如今已不可多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

此次半山区出土的钱币,下限至洪武为止,而且埋藏得不深,故很可能系“洪武窖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洪武窖藏呢?这是因为在洪武十六年,明朝政府开始通行纸币,名叫“大明通行宝钞”,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国内禁止流通铜钱,他还规定一个星期之内,老百姓必须把铜钱兑换成纸币,否则查到的话要坐牢、甚至杀头。但老百姓们还是喜欢用铜钱,不喜欢用纸币,于是许多百姓偷偷摸摸把铜钱埋到地下。

过了很多年,铜钱还是不能流通使用,于是就一直埋在地下,700多年后的今天,在许多地方才重见天日。收藏界便把这批钱币称为“洪武窖藏”。

在浙江省内,“洪武窖藏”出土已经不下20次,余杭、海宁、桐乡那一带特别多。1970年,余杭出土过一次几千斤的。2011年紫金港路某工地,曾出土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最大一次“洪武窖藏”。

大中通宝钱文遒美,风格独特,极具元末明初的气韵。明朝开国后,大中钱仍在铸行,它与“洪武通宝”共同使用了较长一段时间,称其为明皇朝钱之肇祖当之无愧。本次杭州半山镇天子岭山麓出土的全套大中背浙钱,对研究浙江当地的铸币情况与货币政策,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实物依据,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作者:吴宗键

来源:《中国钱币界》

玫瑰花茶有提神的作用吗

古钱币大全价格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