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杨晓阳阳刚壮美绘画:四十三幅经典作品赏析

08-20

杨晓阳阳刚壮美绘画:四十三幅经典作品赏析


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 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正是由于艺术家有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有以雄厚中国传统文化为傍依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美术传统,是培育有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美术的沃土,只要我们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今天我们来分享当代画家杨晓阳经典绘画作品。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 ,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

主要作品有:《黄巢进长安》《大河之源》《剪羊毛》《黄河的歌》《黄河艄公》《愚公家族》《丝绸之路》《关中正午》《农民工》《生生不息》《怀素书壁》《阿房宫赋》《丝绸之路》《波斯迎亲》《雪域》《社火》《丝路长安》《丝路风情》《太宗纳谏》《母子情深》《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大河之源》2《塔里木风情》《晨妆》《丝绸之路·陕北纪行》《吴哥怀古二十》《塞上三日之二》《后有道石刻有道也》《最是一本春霆好》《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酒逢知己》《夏日》《温故而知新》《后生可畏》《长风夏日》《茶博士》《面壁》《宁夏人物写生》《春妆》《生命之歌》《甘南写生系列》

当代画家杨晓阳《黄巢进长安》赏析

杨晓阳《黄巢进长安》1987年他与刘文西合作的历史画《黄巢进长安》,画面气势宏伟,笔墨兼工带写,人物造型和景物描绘已多少游离纯写实风格。

当代画家杨晓阳《大河之源》赏析

杨晓阳《大河之源》1986年他的主题创作《大河之源》组画,更多借鉴了西画的明暗光影素描造型,青藏高原的人物形象圆润、丰满、浑厚,炭笔素描式的笔墨又富有西方经典石版画的视觉效果。

当代画家杨晓阳《剪羊毛》赏析

杨晓阳《剪羊毛》1985年7月杨晓阳在读研究生期间,与同学结伴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赴新疆采风写生,重走丝绸之路,考察石窟艺术。他们途经甘肃、青海,翻山越岭,到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考察,又经哈密、鄯善、达坂城到乌鲁木齐。同伴陆续返回内地,他单车独行,前往库车,考察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石窟,又到吐鲁番盆地高昌、交河故城等处写生。

杨晓阳的绘画风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探索新的风格,寻求变化和突破。绘画风格的变化也与绘画题材和种类有关。

当代画家杨晓阳《黄河的歌》赏析

杨晓阳《黄河的歌》背景山河壮阔,雾气迷蒙,在船上静静聆听陕西后生吹奏唢呐的父老乡亲造型严谨、细腻而逼真,群像组合错落有致,画家以浓重水墨渲染的明暗光影增加了空间深度,也烘托出人物沉浸在唢呐声中的深邃情感。

当代画家杨晓阳《黄河艄公》赏析

杨晓阳《黄河艄公》1982年他到陕西绥德、米脂、吴堡县下乡两个多月体验生活,与黄河船工同吃、同住、同拉纤,搜集创作素材,画了大量速写。他本科毕业创作《黄河艄公》和主题创作《黄河的歌》,绘画题材与人物形象都来源于他亲身体验的黄河船工的真实生活。《黄河艄公》的老船工造型如同铁铸一般,线条粗犷,笔墨奔放,力度和动感非常强烈。

当代画家杨晓阳《愚公家族》赏析

杨晓阳《愚公家族》 185cm×170cm 1999年。此画是传统的白描吴装,环境描写点到为止,但面部的描绘,适当融入写实技巧,因而神情刻画深入。画中,愚公正面持锄而立,身边是家族中的男女壮少,或劳或止,或坐或立。画面单纯清淡,只有淡淡的墨线和深浅不同的焦茶色,但突出了人物炯炯的目光、精力勃发的神态、坚毅倔强的性格和内心蕴蓄的力量,因此有一种凝重的气韵,望之令人深思。愚公移山的故事,积淀了世代相传的无私无畏的民族精神,从来为画家结合时代感受加以诠释,加以讴歌。杨晓阳则把民族的精神和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表现不为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奋斗意志,抒发只有创造独立人格的自我,才能取得生命意义成功的感悟。

当代画家杨晓阳《丝绸之路》赏析

杨晓阳《丝绸之路》这是一铺宏伟的壁画,起源于他1985年的丝绸之路考察,但是融入了丰厚的历史知识,中西古来的视觉图像,特别是注入了瑰丽的想象。全图描绘从长安到罗马的一路风光,400多个人物姿态迥异,神采不同,建筑车船、动植物、服饰环境,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有古典乐舞的典雅,民族舞蹈的热烈,飞天的飘逸,商贸交易的喧闹,异域风情的奇幻,民间传说的神奇,图腾文化的诡谲,宗教文化的神奥,耕耘狩猎的生气,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他以包罗万象的大手笔,概括了中西交流的历史,又以中国汉唐壁画传统为主体,整合了中西古今画法的绚烂,有实有虚,有特写,有穿插,步移景换,情随境生,光辉随光环不断扩展,诗意在缤纷流动中闪光。有隋唐的灿烂、西域的绚丽、波斯的细密、写实的凝重、装饰画的奇妙。这幅宏伟壮阔的作品,是漫长年代的重叠,是东西跨度的浓缩,概括了中西交流的生态,古人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杨晓阳说“汇时空之长风,拂意象之摇动”,确实,此画分量重而气韵活,可以说是一曲丝绸之路雄浑壮丽的交响诗。

当代画家杨晓阳《关中正午》赏析

杨晓阳《关中正午》 190cm×200cm 2003年。这幅作品,已经是大写意了。猛一看,像山水,像几块大石,笔酣墨饱,浑厚有力,画法也来源于石鲁、赵望云的长安画派。细看都是坐着的关中农民,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正是田头午休时光,大口吃饭的,静坐吸烟的,抱头小睡的,还有玩耍的儿童,凝思的少妇。画家在画上题道:“关中昔日所见,不求形似,意象亦以阔笔为之,略有意气。”其实,身形有点大象无形,不求细节貌似,但刻画人物面部和双手,绝不掉以轻心。造型大体写实,用笔也不淋漓放纵,而是用顿挫的点线,略加淡墨,描绘岁月的留痕,老农大多突出其历经沧桑而沉静自若,少妇则彰显其朴厚而充满憧憬。画家题词所说的“意气”,显然是对关中农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发自心底的深层感受。

当代画家杨晓阳《农民工》赏析

杨晓阳《农民工》 190cm×190cm 2004年。这幅作品画的是农民工,有中壮年,也有青年男女,成组的处理,山石的形态,突出了农民群体的坚如磐石,脚下的工具箱,体现了他们开始从事的工种,面部的神情,显现了他们的坚毅朴实和乐观,拉长的脖子,表现了农村人对城市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种大写意的特点,是不拘形似,按照感受和立意的需要,夸张变形。在以笔墨运动实现夸张变形的同时,一是把传统石刻和非洲木雕的感受糅进来,二是发挥以淡映浓,以浓托淡的笔墨对比。乍看粗笔大墨,一气呵成,触目难忘,细细品味,则感到这种奇异、古拙、淳朴、含蓄、厚重、简单的画风中,包容了一种文化含量,一种热爱农民的真情,一种对农民质朴、宽厚之美的讴歌,以及城市化进程的现实感悟。

当代画家杨晓阳《生生不息》赏析

杨晓阳《生生不息》 179.5cm×68.5cm 2008年。《茶有道》2007。前一幅,人画在石头一样的团块里,通过亲情关系和人伦关系的图式,解读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

后者,在图像和题跋的结合中,透过“饮者悟透境界不同”,启导观者参悟人生与艺术创作的真谛。两幅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他喜爱的古代民间石刻入画,特别是栓马桩和炕头狮,不仅取其单纯的造型,更取其大朴不琢的气韵。他的这类作品,在意象上,在写实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取舍,走向意造。在笔墨上,把勾勒法、勾皴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从容而忘情,明丽而苍茫。在视觉上,新颖而有冲击力。

当代画家杨晓阳《怀素书壁》赏析

杨晓阳《怀素书壁》 68cm×68cm 2007年。他有一批大写意作品,以达摩面壁、怀素学书为题。通过历史人物的文化积淀,刻画其精神面貌,象征某种精神境界,给人以有益的启迪。这件作品画唐代草书大家怀素和尚。根据《自叙帖》中的“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诗句,画出了怀素的激情,他跪在那里,张口大叫,身体前倾,全力以赴,对壁直书,笔下墨汁淋漓。但身旁是两方大砚、墨盘和无数的笔,这不禁使人想到关于怀素刻苦练字的另一则故事,所谓“笔成塚,墨成池”,杨晓阳把二者概括在一件作品里,虽然画的是激情喷薄,大笔挥洒,但通过细节,点出了画外意,揭示了即兴抒发必须以勤学苦练为基础,含义也就自然深刻了。

当代画家杨晓阳《阿房宫赋》赏析

杨晓阳《阿房宫赋》 250cm×1500cm 1986年。 1987年,杨晓阳总体设计、监制西北饭店装饰、壁画工程,创作青绿山水大型壁画。深深地被这幅画感染,为之动容,震撼!这是一幅工笔重彩,人物繁多姿态万千,青山碧水,锦绣皇家宫院,处处都是妙境,笔笔气韵淋漓,这副画创作于1986年。杨晓阳主攻人物,兼擅山水。他为西北饭店绘制的15米壁画《阿房宫赋》,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界画方法与青绿山水设色,空间透视则是鸟瞰透视与焦点透视的混合,画面上秦朝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廻,簷牙高啄”的宫室建筑并非凭空虚构,而是参考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和大量建筑史料进行想象的复原,构图、线条与色彩都倾向装饰韵味。

当代画家杨晓阳《丝绸之路》赏析

杨晓阳《丝绸之路》 380cm×6400cm 1994年。这是一铺宏伟的壁画,起源于他1985年的丝绸之路考察,但是融入了丰厚的历史知识,中西古来的视觉图像,特别是注入了瑰丽的想象。全图描绘从长安到罗马的一路风光,400多个人物姿态迥异,神采不同,建筑车船、动植物、服饰环境,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有古典乐舞的典雅,民族舞蹈的热烈,飞天的飘逸,商贸交易的喧闹,异域风情的奇幻,民间传说的神奇,图腾文化的诡谲,宗教文化的神奥,耕耘狩猎的生气,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他以包罗万象的大手笔,概括了中西交流的历史,又以中国汉唐壁画传统为主体,整合了中西古今画法的绚烂,有实有虚,有特写,有穿插,步移景换,情随境生,光辉随光环不断扩展,诗意在缤纷流动中闪光。有隋唐的灿烂、西域的绚丽、波斯的细密、写实的凝重、装饰画的奇妙。这幅宏伟壮阔的作品,是漫长年代的重叠,是东西跨度的浓缩,概括了中西交流的生态,古人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杨晓阳说“汇时空之长风,拂意象之摇动”,确实,此画分量重而气韵活,可以说是一曲丝绸之路雄浑壮丽的交响诗。

当代画家杨晓阳《波斯迎亲》赏析

杨晓阳《波斯迎亲》160cm×185cm1994年。使人看到异国风情。

当代画家杨晓阳《雪域》赏析

杨晓阳《雪域》 纸本水墨 200cm×190cm 2004年。这件作品,画的是青藏高原的宗教生活,是雪域朝圣的人物活动。站立的人物两虚两实,有动有静,远近的几处土坡,其实是五体投地磕长头的朝圣者,近处,历经沧桑的老人弓腰低头,向天真的少女讲述着深奥的道理。人物不管是画形,还是画影,都很传神,但妙处在意境,在对天人关系的哲思。好的写意画“意在画外”,妙在造境。造境展示画家的思想境界,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思想境界。惟其如此,这件作品的深刻内涵才使人内心难以平静。

当代画家杨晓阳《社火》赏析

杨晓阳《社火》360cm×3150cm 2016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丝路长安》赏析

杨晓阳《丝路长安》 600cm×238cm 2004年。(2005年,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陈列)

当代画家杨晓阳《丝路风情》赏析

杨晓阳《丝路风情》 480cm×159cm 2012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太宗纳谏》赏析

杨晓阳《太宗纳谏》纸本水墨 200cm×275cm 2016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母子情深》赏析

杨晓阳《母子情深》 68×68cm 2007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盘古开天》赏析

杨晓阳《盘古开天》

当代画家杨晓阳《女娲补天》赏析

杨晓阳《女娲补天》几十年来杨晓阳的绘画艺术从写实走向写意,在大写意阶段似乎又复归“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原点,只不过他是在更高的艺术哲学层面上以水墨写意的形式表现了“黄土画派”的生活气息和质朴本色。

当代画家杨晓阳《燧人取火》赏析

杨晓阳《燧人取火》此画写意精神的表现,但在杨晓阳的作品中这种写意精神与现代生活特别是民间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例如陕北农村的场景、民间社火的庆典)存在密切的关联。他那些简笔水墨人物的造型虽然已夸张变形,但其原型大多依旧来自画家深入民间生活的速写、写生。艺术毕竟植根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与文化土壤。

当代画家杨晓阳《大河之源》赏析

杨晓阳《大河之源》创作于1986年,写实人物,情感流露的自然而然。

当代画家杨晓阳《塔里木风情》赏析

杨晓阳工笔画《塔里木风情》这些工笔重彩画比他的重彩壁画更富有装饰韵味,唐代长安与现代新疆人物的半写实、半装饰的造型更为华贵优雅,线条更为纤细精致,设色更为典丽明艳,可能也比他的水墨写意画更受一般观众欣赏。他最近这批丝绸之路题材的水墨写意画作品,与重彩壁画和工笔重彩画半写实的装饰风格相比,纯属于大写意风格。

当代画家杨晓阳《晨妆》赏析

杨晓阳《晨妆》

当代画家杨晓阳《丝绸之路·陕北纪行》赏析

杨晓阳《丝绸之路·陕北纪行》 2014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吴哥怀古二十》赏析

杨晓阳《吴哥怀古二十》69cm×69cm 纸本水墨 2019年。作为柬埔寨王朝的一个首都,宏大的王宫建筑,以及配套机关和职能的建筑群,经过了1200年的风霜雨雪,留给我们现在的人。它即像是建筑,它本身实际上也是个建筑,它又像是雕塑,每一个建筑上面都有一个突出的大头像,尤其是大吴哥、小吴哥这两个地方。在大吴哥区域内,每一个大型的建筑至少有一层是四面巨大的人物头像,还有一些是三层的,下面的最大,中间往上逐渐变小,一层层地上去。在世界雕塑的历史上,像这么大、巨型的雕塑石刻人物头像,还是比较少见的。吴哥是柬埔寨比较小的一个国家,人数比较少,吴哥作为国家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它的艺术价值大。

当代画家杨晓阳《塞上三日之二》赏析

杨晓阳《塞上三日之二》60cm×45cm 纸本墨笔 2019年。

当代画家杨晓阳《后有道石刻有道也》赏析

杨晓阳《后有道石刻有道也》在绘画中的“写意”是通过“象”来表达的。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不是描摹视网膜真实,而是表现一种内心视象。这一内心视象是被他主观再造的,在这一再造过程中,他独特的成长经历都会渗透或参与到其视象营构之中,如那幼年学习剪纸的艺术萌芽、那对拴马桩等民间美术的痴醉、那对丝绸之路远古沧桑的追忆、那对黄土高原和关中文化淳厚乡土的热恋,以及那长安画派的质朴文脉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至上的文化精神统摄,它来源于杨晓阳先生自幼浸染中国古典文化而养成的哲学思辨以及文化自信,而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大写意”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当代画家杨晓阳《最是一本春霆好》赏析

杨晓阳《最是一本春霆好》杨晓阳的写生人物肖像,以笔线为主的生动造型反映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寄寓着他强烈的写意追求,透露出他面对表现对象时内心的激情;我也欣赏他的一些大幅创作,主题性的、装饰性的,表现出他在深入搜集素材和体验生活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的精神。他吸吮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营养,也有广阔的国际艺术视野,努力赋予自己的绘画创作以具有个性的写意特色。

当代画家杨晓阳《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赏析

杨晓阳《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四尺整纸纸本软片(138X68cm)乙酉年(2005年)初秋。《温故而知新》中的那些书籍),而是化连续为断续,并用这些断续的线条,在总体的块面中切割出一个个笔意节点,让人驻目、玩味。同样,在躯体、衣纹等大笔阔墨的地方,并不完全按照纹理的自然形态描绘,而是纵笔涂写,用泼墨、破墨编织出笔墨的自身结构;它先将宣纸打上水点之后,再趁湿涂抹的笔痕墨迹,使明丽的淡墨、苍茫的中墨、浑厚的重墨及沉绝的焦墨相互辉映,同时,也呈现出如石质般苍茫斑驳的迹痕,一种远古的沧桑跃然纸上。

当代画家杨晓阳《酒逢知己》赏析

杨晓阳作品《酒逢知己》好的艺术作品,每一幅都应该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着精致的文字,鲜明的场景,丰富的故事,有序的逻辑以及最终暗含的人性的哲思。杨晓阳的作品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很好地呈现了好作品的所有元素。

当代画家杨晓阳《夏日》赏析

杨晓阳作品《夏日》看他的生活写真,每一幅都让人能够清晰地了解他们的身份,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心理状态,那是一个植根于黄土高原,拥有着无上艺术天分却时刻不忘生活在群众之中的艺术家的修养和情怀。

当代画家杨晓阳《温故而知新》赏析

杨晓阳作品《温故而知新》多年来,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杨晓阳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论思考自成体系。从“大美术”“大写意”到“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从“器道并重、一人一品”到“形、神、道、教、无”的“五字箴言”和“题材模糊化、意义多元化、章法多维化、用笔书写化、造型意象化”的“五化”创作方式,对当代美术创作的理论构建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正如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所说:“杨晓阳既是美术界的领导者,是艺术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同时也是美术理论研究的建构者,改革开放以来的美术教育和美术发展,可以说都和杨晓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代画家杨晓阳《后生可畏》赏析

杨晓阳作品《后生可畏》作者既是写实风格主题画创作的能手,又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提出“大写意”主张并推出人物画大写意新风貌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继承了两种传统,“一种是近代传统,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写生/速写’功夫、‘艺为人生’理想、‘求新图变’勇气的水墨写实传统,特别是素描教育练就的造型基本功,外出写生速写对鲜活生活的把握及对历史文脉的感悟;另一种古代传统,是‘写意’传统,是周秦汉唐以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思维方法和语言方式的传统。”

当代画家杨晓阳《长风夏日》赏析

杨晓阳作品《长风夏日》作者从写实到写意,先是作茧自缚,然后破茧而出。就是说写实是写意之“破”,但写实的“茧”是写意的“破”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画家来说,如果没有茧,无从破茧,如果只有茧,就没有生命活力,我认为这就是写实与写意的辩证关系。杨晓阳从写实训练入手,逐渐走向写意、写实、大写实、大写意,就是说他越来越脱离了写实规范的束缚,获得了写意表现的自由,才达到今天这种境界。

当代画家杨晓阳《茶博士》赏析

杨晓阳作品《茶博士》作者也是一位理论思维与绘画实践并进的艺术家,而高扬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理论认识与倡导,则是他区别于古代文人绘画理论与实践的独特标志。他所提出并实践的中国画“大写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绘画理论,而且也为我们认知民族主体思维提供了来自艺术实践的重要例证。

当代画家杨晓阳《面壁》赏析

杨晓阳作品《面壁》作者的“大写意”是他几十年探研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点认知、感悟“形”“意”“理”“法”而形成的中国画认识体系,同时也是在他与西方文明充分比较对照后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体系鲜明地体现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土壤的自豪与自信。

当代画家杨晓阳《宁夏人物写生》赏析

杨晓阳《宁夏人物写生》85cm×100cm 2015早熟的杨晓阳在线的表现方面最受益于刘文西,他在1979年考入西安美院后就随刘文西到陕北写生,画了300余幅速写,并在本科4年中下乡不断,速写不断,速写中硬笔线条之疏密缓急、长短穿插所构成的节奏与韵律,让他充分理解线自身的抽象结构及其在空间中的形态,同时也解决了线结构与物象内外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当代画家杨晓阳《春妆》赏析

杨晓阳《春妆》 70×70cm。中国画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即线条笔道。笔线之高妙超逸,画之品位必然雅致而脱俗。而在当代中国画家中,杨晓阳对笔线一道深有心得,能独辟蹊径,独领风骚,以其个性化的笔墨将线的审美问题一一揭示,逐层透析,让我们看到或领会线的表现力及在当代发展的可能性。线的雄辩,在杨晓阳的绘画中再次得到证明。

当代画家杨晓阳《生命之歌》赏析

杨晓阳《生命之歌》(局部一)零散的个别的团块结构与象征性的人物造型,成为这一时期杨晓阳绘画的基本特征。写意人物画,一方面融入了民间石刻、陶俑与剪纸,吸收了相应的造型观念与提炼手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抽象因素,包括传统工艺体现生机和韵律的装饰手法,也包括以书法金石入画的因素。

当代画家杨晓阳《甘南写生系列》赏析

杨晓阳《甘南写生系列》 33cm×44cm 2017年。把中国画的发展取向分为水墨写实、传统写意和实验水墨的话,他则在疏离融合中西写实一路的同时,吸取实验水墨抽象一路的开拓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与借古开今写意一路的民族艺术精神和传统资源相结合。

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不是描摹视网膜真实,而是表现一种内心视象。这一内心视象是被他主观再造的,在这一再造过程中,他独特的成长经历都会渗透或参与到其视象营构之中,如那幼年学习剪纸的艺术萌芽、那对拴马桩等民间美术的痴醉、那对丝绸之路远古沧桑的追忆、那对黄土高原和关中文化淳厚乡土的热恋,以及那长安画派的质朴文脉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至上的文化精神统摄,它来源于杨晓阳先生自幼浸染中国古典文化而养成的哲学思辨以及文化自信,而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大写意”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他的艺术,继承了两种传统。一种是近代传统,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 “写生/速写”功夫、“艺为人生”理想、“求新图变”勇气的水墨写实传统,特别是素描教育练就的造型基本功,外出写生速写对鲜活生活的把握及对历史文脉的感悟;另一种古代传统,是“写意”传统,是周秦汉唐以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思维方法和语言方式的传统。

总而言之,杨晓阳是推出雄健、古朴的大写意人物画的代表,画风接近古代传统,又刷新了写意面貌,对带动中国画的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双龙袁大头银元最新价格

茶盘用什么材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