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夜宵之星:小龙虾何以成为夜宵文化的翘楚?

06-01

夜宵之星:小龙虾何以成为夜宵文化的翘楚?

商业即生活,生活即商业,@真VC 和您一起发现生活中的商业之美!最近这个话题在知乎上很火,据说网友总结的最精辟简练的答案是:因为吃小龙虾的时候不能玩手机,只能聊天,社交效率高。

虽然笔者对这个概括深以为然,但作为一枚来自油焖大虾发源地,泡在小龙虾堆里长大的资深吃货,仍觉得这个理由并不足以概括小龙虾成功的产品素质。今天,我就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以自己专业吃小龙虾十几年的经验感受来聊聊这个问题。(注:鉴于Paprika童鞋在知乎上对小龙虾的来龙去脉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阐释,我们今天的讨论脉络就根据这篇雄文来。)

小龙虾是如何走上餐桌的?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原产美国,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把小龙虾带到了中国,由于天敌稀少,凶猛顽强,数量迅速变得非常庞大。小龙虾过去是污水沟的常客,在湘鄂苏赣一带的沟渠池塘随处可见。在湖北潜江,老百姓甚至把它作为一大害。小龙虾走上家庭餐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在湖北潜江,油田家属们开始炒制小龙虾。当时湖北潜江是江汉油田五七厂的所在地,五七厂一家大排档的厨师,尝试用油焖的烹调方法制作整只小龙虾,称为油焖大虾。90年代初,油焖大虾由潜江传到武汉,武汉也由此拉开了大规模吃“虾子”(武汉人对小龙虾的称呼)的序幕。

过去龙虾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上海一线,苏北小县盱眙是最著名的小龙虾产地。现如今,早已是在全国遍地开花,北京的簋街、上海的寿宁路、长沙的南门口,消耗的龙虾每天数以吨计,簋街甚至成为“麻小”的同义词。

麻小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进驻簋街的,有多种说法。一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花家怡园的老板花雷在1999年开始正式售卖麻辣小龙虾,一炮而红,周围商户竞相模仿。2003年,花雷效仿江苏盱眙的“龙虾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组织商户举办“麻小节”,一周时间吸引了十几万人,随后“麻小”就变成了簋街的图腾。每个来北京的外地人,几乎都会慕名而来朝圣一番。数据统计,簋街最红火的胡大饭馆每天至少售出6000斤——也就是7万只小龙虾(“五一”“十一”甚至可以卖出10000斤),并开创了小龙虾论只卖的先河。

【Tracy说】:

笔者对小龙虾的最初印象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在我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大多数人一开始对小龙虾都深恶痛绝。究其原因,就是小龙虾繁殖迅猛且爱挖洞,而湖北属洪涝灾害频发之地,当时山峡大坝还未修完,夏季水涨之时,如果堤坝不幸被挖坏,就会酿成大灾祸。(据说1998年的洪灾就与小龙虾的破坏有关。)

也因为这个原因,本地人对小龙虾采取了灭绝政策。每逢暑假,郊区许多小孩都会在家长的支持下,成群结队去池塘沟渠钓虾抓虾,卖给收虾的贩子赚取一些零花钱。收购价格,一塑料桶虾一块钱,小孩们也乐得以此来赚取零花钱。

但据我儿时的记忆,最初小贩收购的小龙虾,主要并不是流向夜市摊,而是卖给农民喂猪和鳝鱼。后来,一家专门做虾的店铺(江汉五七油田油焖大虾)横空出世,顷刻便倾倒了众人。油焖小龙虾的味道确实不错,加之供应也充足,这个产业自然也就形成了。

回忆小时吃小龙虾的感受,成本低廉价格实惠是第一印象。尤其在笔者读初中那几年,小伙伴们周末一起逛街玩耍后去吃点麻辣烫小龙虾,简直是无上的美味。由于小龙虾最初完全来自野生捕捞,几乎没什么养殖成本,价格也极其低廉,10来块钱一大盆,甚至比不上萝卜白菜。后来随着全国范围内走俏,货源变得紧张,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因为这货生命力确实顽强好样,养殖成本一直不高,直到2010年左右,零售价也只有38元/盆左右。最近几年极少回家,但听家里亲戚朋友讲述,也一直没怎么涨价。(听到这里,想吃小龙虾的盆友是不是特别向往呢~)

得益于这种味美价廉的优势,当地夜市伴随着小龙虾的风靡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从最初零散几家江汉油田五七油焖大虾摊点,到我上大学时城南门外多达几十上百家商铺的小龙虾大排档一条街,当地的小龙虾产业在几年之间便发展的非常成熟,尤其在高校附近,其繁华程度不逊于北京簋街。笔者的一位高中同学,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小龙虾营销大王。

小龙虾凭什么制霸夜宵界?

算算时间,小龙虾爬上夜宵餐桌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从无人问津到不吃不罢休,为什么它能让大多数人都变得好这一口?

Paprika童鞋总结了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夜市文化的兴盛。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夜市遍地开花,小龙虾从家庭餐桌走向市井食肆,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尤其在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食客抛弃了白天的西装革履,显露出了精英面具下世俗和草根的心,下班之后去小酌一杯,吃点合心的食物,是很好的减压方式。

其次,味道浓烈又有硬壳的食物,天生容易讨得人们的喜欢。麻小的流行肯定和辣椒脱不开干系(北京一地的民间美食流行趋势已经验证了这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几乎所有民间流行味道都与辣椒有深厚的关联),比如簋街流行过的河南红焖羊肉、酸菜鱼、水煮鱼、鸭脖子、鸭头、毛血旺、万州烤鱼、麻辣牛蛙、火锅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对许多人来说,吃硬壳食物有一种与之搏斗的快感。不少人都赞同:吃龙虾的乐趣在于破壳而入之际所产生的那种囊中探物之快感及由手掰、齿咬等较复杂的动作带来的一点点探索精神。

最重要的是,夜宵属于平民,小龙虾恰恰代表一种平民主义。与肉质鲜美价格昂贵的澳洲龙虾相比,小龙虾价格相对亲民,普通食客也能消费得起。和朋友一起,高挽衣袖,双手抢虾,大声说话,不顾斯文扫地,一下子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不再显得那么生分。而麻、辣、烫逼得人大汗淋漓,也最容易逼出大实话真情感。吃小龙虾的“忘我”和“放肆”,几乎可以成为交情的某种试金石。

【Tracy说】:以上种种都说的非常有理,但仍不足以解释小龙虾的红火,比如簋街流行过那么多平民的麻辣吃口,为何只有麻小成了经典?

在笔者看来,这或许跟消费心理有关。站在用户感受的角度来看,爱吃小龙虾理由很多:比如,品尝它对味蕾没有什么要求,更不需要投入额外的注意力和时间成本。除了清蒸这种做法,更多的时候,人们从小龙虾里吃到的,不过是让口腔发麻的调料,你无暇也不可能分清,到底是小龙虾好吃,还是调料好吃。某种程度上,它跟火锅很类似,吃的就是一种气氛和心情。

作为一款爆款单品,许多人现在对小龙虾的一个诟病是,它很难让消费者获得“高级感”,或者说让人从中品出“质感”。小龙虾的味道,简单、低廉、极富侵略性,它更适合与夏夜的躁动和青春旺盛的荷尔蒙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没有人会在宴请等比较正式的场合点小龙虾的原因。不过,随着消费升级和去年O2O的大行其道,眼下小龙虾也有向夜宵“贵族”进阶的趋势,定价和已比一般的海鲜高出许多。

正如定位理论所言,每一种产品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群与位置,小龙虾天生是市井产品,与大排档相得益彰。相比之下,现在许多尝试让小龙虾变得讲究的做法,反而有点舍本逐末,画蛇添足,不仅严重影响了食者的状态和进食的快感,更少了一种呼之欲出、新鲜灵动的市井气。想想,要是没有吮吸手指那一下的爽快,吃小龙虾也许反而没那么令人亢奋了。(文/Paprika Tracy 如需交流,请联系作者微信号:Tracy_860905)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真VC独家所有,任何未经真VC“书面授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载行为”都将侵害真VC的商业权益。商业合作请联系:huangyu@biangejia.com ,个人微信:hy17184252,微信公众号:longzhenvc 。

欢迎关注《真VC》~每天为你呈现最经典的身边商业案例。各种不同业态之间看似没有关联,但如果放回到商业本质,你会发现它们商业模式的基础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关注《真VC》希望通过对商业模式的基础要素的挖掘,寻找各个看似无关联行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为你所用。商业即生活,生活即商业。微信搜索“真VC”或“longzhenvc",即可关注《真VC》,每天涨姿势!

如您觉得此文有用,有趣,或是有异议,欢迎转发或是添加公众号真VC来撩~

母画眉鸟引公母绝杀声画眉母鸟叫

秦半两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