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 雍正 珐琅彩瓷海棠绣球花盘:高4.8cm、口径17.4cm。这件盘侈口、浅壁、矮圈足,与故瓷17029为一对。器内平素无纹,外壁一面彩绘红海棠、白绣球花,其中一件以海棠始,绣球花终,另一件的画面与之对称。
器外壁另一面以墨书题“暎水却疑乘浪煖,缘崖故是倚云栽”诗句,二句出自明朝申时行〈桃花〉七言律诗之颔联。诗句前有“佳丽”,后有“翠铺”(白文)、“霞映”共三枚红料印。器底带“雍正年制”二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
2、清 雍正 珐琅彩瓷海棠绣球花盘:高3.8cm、口径17.4cm。
3、清 雍正 珐琅彩瓷黄地梅竹先春盘:高4.1cm、口径17.4cm。侈口盘,窄唇,浅弧壁,矮圈足。器壁满施釉,器内素白无纹饰,外壁以黄色为地,约三分之二区域彩画红梅、翠竹斜伸展,馀约三分之一区域以墨书题句:“轻盈照谿水,掩歛下瑶台。”诗句前后以红料描绘“先春”、“寿古”、“香清”三印。
器外底有“雍正年制”青花仿宋体楷书款,外加双方框。本件与故瓷17037之造形、大小、款识均相同,纹饰亦相似,惟细节略异,枝干与花卉佈局不同。清代雍正朝磁胎画珐琅器依花卉、山水类别题诗、钤印,诗文则引用唐宋或明代名诗,本件诗句引自唐代杜牧〈梅〉一诗。
4、清 雍正 珐琅彩瓷黄地梅竹先春盘:高4.1cm、口径17.4cm。
5、清 雍正 珐琅彩蓝料山水碗:高 6.9cm、口径 14.5cm、底径 6cm。此品侈口窄唇,弧形深壁,矮圈足。薄胎白釉,弧形碗壁一面彩画蓝料山水,画中山崖石壁上由细笔描绘出来的线条,为表现阴阳向背所晕染出来浓淡色泽,与凝聚于山头的苔点,以及溪旁的林树、舟渚、茅屋等无不精细入微,大有提供观赏游览之功能。另一面以墨书题写:“一江绿水浮岚影,两岸青山夹翠涛”,题句前后并以红料描画“寿如”、“山高”、“水长”三印。底素白,中心以蓝料书“雍正年制”,四字宋体款。
相较于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雍正官窑的作品,逐渐往视器面如同画面的方向发展,此时彩色底釉渐为白釉所取代,画珐琅人彷彿在素白的纸或绢上作画,无论是由宫廷画家亲自执笔画图,或者只是提供画稿让画匠来依稿绘制,在追模文人书画雅趣的诉求下,珐琅彩瓷的图绘愈发精緻细腻,完全以比照院画水平为能事。
6、清 雍正 珐琅彩蓝料山水碗:高 6.7cm、口径 15cm、底径 6.1cm。侈口,深弧壁,圈足。全器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蓝釉绘群山亭阁傍海涛小舟,陆上殿宇树石,与海景波澜皆精巧细腻,浓淡有致。留白处题诗“一江绿水浮岚影,两岸青山夹翠涛”,并有“寿如”“山高”“水长”三印。底有蓝料“雍正年制”双方框楷款。
7、清 雍正 珐琅彩瓷久安长治碗:高7.5cm、口径16.5cm、底径7.0cm。这件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器内平素无纹,器外壁一面彩绘一座蓝色奇石,其上立有一大一小二隻雉鸡,雉鸡身边围绕满穗稻穀、粉色月季以及蓝色野菊,稻穗掩映之下,另有或啄穀或展翅的鹌鹑九隻。
外壁另一面以墨书写有“永奠金瓯开寿域,昇平同乐万年春”诗句,诗句前有“佳丽”,后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红料印。器底带“雍正年制”二行蓝料宋体字双方框款。配合母题和诗句内容,此碗与故瓷17050可能为雍正十年五月初三日造办处档案中之“久安长治碗”。
8、清 雍正 珐琅彩瓷久安长治碗:高7.6cm、口径16-16.3cm、底径7.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