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揭秘西晋益州五铢钱的背后故事与艺术价值

08-09

揭秘西晋益州五铢钱的背后故事与艺术价值

文 | 杜篆之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和东晋有个特殊的货币现象,那就是官方没有铸造钱币。《晋书・食货志》云:“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若更铸五铢钱,则国丰刑省,于事为便。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这说明,晋代在流通领域内沿用前朝货币,也侧面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非常萧条。


由于货币供应量不足,民间就大量使用替代货币,谷物、布帛就是重要的替代货币。当时大臣发薪,经常是发布帛。东晋权臣桓温,一次就得到皇帝赏赐布帛三十万匹。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有“悬丝尚书"的美誉,就是因为封存了别人送来的丝织品。这种丝绸在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送它就跟送钱一样,没什么区别。


在北方地区,民间大量使用布匹作为货币。买卖东西或者其他交易,用多少就裁多少。而在东晋统治的南方,时称“用谷之地”,即用粮食当货币。


近些年的考古发掘在西晋早期墓葬窖藏中发现了种小型内外郭五铢钱。有学者认为,这种钱币可能是在晋武帝平蜀后,益州刺史王濬在任时铸造,铸造年代大约在273年到280年之间。其铸币的背景是,晋武帝计划攻打东吴统一全国,因此在蜀地进行军事准备,大量建造战船此时铸币可以应对庞大的军费开支。按照这种说法,这也许是西晋官方铸造的唯一一种货币。这种五铢钱铸造于四州益州,铜质槠黑,背面常带阴刻。

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传承手镯哪个牌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