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张旭:大唐狂草的传奇人生

12-11

张旭:大唐狂草的传奇人生

作者:宋执群

一组张旭的狂草图片

即便在见怪不怪的大唐,醉酒裸奔、以头作笔的狂草书法家张旭也把人吓到了。他的一生挥发着墨汁与酒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波澜壮阔、灵动奔放的生命状态。他的狂草犹如一壶至醇的美酒,甚至像一剂昂扬的春药,一笔一划都闪耀着光芒,一张一弛都美到爆炸,仿佛飞舞的火焰,颠覆了人们对书法的固有印象。

(一)在见怪不怪的大唐,他也把人吓到了

在中国,江苏常熟是个有名的城市。因为许多人都知道,那里有阳澄湖、大闸蟹、沙家浜。但要说到那座历史文化名城里有一条名叫“醉尉街”的街巷,一些人可能就不知其所以然了。

这条“醉尉街”是这样得名的:在唐朝开元年间,生活在常熟小城的百姓,常常能看到一个浑身散发酒气,衣不遮体的男子,在一条小街上呼号狂奔,然后飞扬起火把似的长发奔回太尉府,以头蘸墨、以发代笔,跳舞般狂书一幅书法作品。

即便在世风开化,见怪不怪的大唐,这个青年男人的行为也把人吓到了。但因为他是当地的父母官县尉,人们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给他取了个“张癫”的绰号,供茶余饭后在坊间笑谈。

这个大醉呼号裸奔的青年县长,就是开一代草书先河,几乎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赢得“草圣”盛誉的张旭。

后来,常熟百姓知道了他们这位县长举世无双的价值,由引以为羞到引以为荣,就将他醉酒裸奔的那条街更名为“醉尉街”,还在城里建起“草圣祠”供人瞻仰,并用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凝炼出家乡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

不知道出生于苏州的张旭为什么要跑到常熟去当了几年县长。那实在是与他狂放不羁、如醉如疯的天性太不搭调。把一个办理政务的县长和一个裸奔的艺术家联网到一起,听上去都像个笑话。

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经由张旭的“狂草人生”,我信了。

(二)他的一生挥发着墨汁与酒精

张旭大约生活在公元675年至750年的大唐开元、天宝年间,在其七十五岁左右的生命历程中,除了年轻时做过几年常熟县长,好像再没有什么为官的记载。唯有书法贯穿了他生命的始终。

仿佛命中注定似的,他与书法天然就具有特别的缘分。他的母亲是初唐大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是初唐四大家(唐朝初年四位大文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之一的虞世南的外孙女。

这样的出身可以让张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任性地活着。可以这么说,他那洒脱不羁,豁达大度的一生都是在挥发着墨汁与酒精中度过的。

他的书法初化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字字有法”的章法,又融入汉代书法家张芝草书的笔意,创造出恣肆飞扬、变幻莫测到惊世骇俗的张氏狂草。

对于他那前所未有的狂草是怎样炼成的,张旭自己有一个形象的总结。他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说的是,他曾经看见一位公主与一个挑夫遭遇一条窄路,争相让道的情态。被他们一个娇柔妩媚,一个劲健憨直的互动交融吸引到了。恰巧又听见伴奏般的鼓乐吹打之声,一下子从中获得了得虚实奔突的笔意;在河南邺县时经常观看宫廷首席舞蹈家公孙大娘表演惊动天下的《剑器舞》,从中获取了低昂回翔之状的草书神韵;后来又从南朝大诗人鲍照“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这两句诗中悟得了草书奇怪的形态:将柔软的毛笔笔毫比喻为“孤蓬”,而将笔毫在运行中的自由翻飞比作“自振”。新创了一套草书运笔中笔笔回锋还原的过程。而“惊沙坐飞”则形容他狂草的墨色艺术:行笔中的线条犹如无数小沙砾在奔腾飞动,在积点成线的过程中产生苍茫深厚的视觉冲击力。

得到了“天意神授”以后,张旭重装上阵,只在喝醉酒后动笔狂草,并以头蘸墨高呼大叫而书,挥洒出许多独一无二的草书神品。

而对于他的怪异行为,他从来就不曾放在心上,从来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他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对于他来说,书法就是一切,他活着只关注怎样才能自由地释放出书法的激情,而自由才是一切创造力的起点。

这或许就是所谓艺术家的特权吧。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需要冲破寻常眼光的枷锁,在世俗的世界里建立一个神话般的形象,好让普通人不再用常人的标准来看待他。

(三)群星追捧,为草圣点赞

有这样两个民间故事,可以一见张旭书法受欢迎的程度。

张旭穿上官袍上任常熟县长没多久,来了一位老人击鼓告状。张旭审理案情后,即在状纸上书写了判决。可是没过几天,那位老人又来了。张旭有些不高兴地问那位老人:“你的案子我不是判决了吗,你怎么又来了?你该不是来胡搅蛮缠的吧?”老人赶忙摆手,回答:“我不是来跟你争论判决的,县长大人。我是看到你批判状纸的字写得太好了,想把这么奇妙珍贵的书法装裱好,当做传家宝珍藏起来,特来向您表示感谢的。”

张旭听后觉得很新奇,就问老人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回答说:“先父也是个喜爱书法的书生,也有些墨迹遗存在世。”

张旭一听,转烦为喜,立即走下公堂,跟随老人去见识他先父的墨迹去了。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豪爽,为人慷慨,就托人带话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一些资助。张旭同情邻人处境,想出办法后,便写了一封信,让带话的人转交邻人,告诉他:“你只需说这信是张旭写的,便可以在市面上以百两银子的价钱叫卖。”

邻人照着他的话上街卖信。果然刚一摆出,众人一看张旭的落款,毫不犹豫都要收购。最后,不得不以竞价的方式出售,售价早已超过百两的底价,让他的穷邻居大为惊讶。他哪里知道,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这位疯疯癫癫醉邻人的片纸只字,都一定会视若瑰宝,世代珍藏的。

张旭不仅在书法爱好者中圈粉无数,粉丝们哄抢他的作品就像抢红包一样玩命。就是文艺界那些大咖名流,也毫不掩饰地跟在他的身后追捧,为他疯狂点赞。

自创“颜体”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两度辞去官职,专门拜到他的门下,请教笔法。

大文豪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点赞他:“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杜甫见到张旭的狂草时,因为张旭早已过世,万分伤感,特此写诗《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纪念:“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并称颂:“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以草书,与李白以诗歌,裴旻以剑舞,并称初唐“三绝”,搞得当时那些书法同行,一见他,就瞬间黑化了。

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张旭的作品?因为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书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波澜壮阔、灵动奔放的生命状态。他的狂草犹如一壶至醇的美酒,甚至像一剂昂扬的春药,一笔一划都闪耀着光芒,一张一弛都美到爆炸,仿佛飞舞的火焰,颠覆了人们对书法的固有印象,无可匹敌到只有他自己能够达到他的境界,实在是由不得人不喜爱。

如果真像是传说的那样,仓颉创造了神话般的汉字以后,天雨粟,鬼夜哭,把鬼神都吓坏了,那么张旭用自己对这种文字的神奇表现,肯定又一次把鬼神吓坏了。

(四)诗意从狂草中获得

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

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

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

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

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惊误入云光宅。

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锺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划。

是的,该说说张旭的诗了。

大家都知道张旭是狂草书法家,却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一个别具一格的诗人。不一定知道,即便在强手如林的大唐诗坛,张旭也是能博得一席之地的。

凭什么?我们来看看上面那首诗。那首诗叫《醉歌行》,是张旭诗歌的代表作。

像飞扬的流霞那样畅饮几百杯美酒,直喝得浑身润泽满脸通红;苍天大地都知道我酒量特别大,都想赠赐我三千石美酒;喝罢宴会美酒我已断片不记得回家的路了,索性闯入流光溢彩的天宫里;我能一口气喝下千盅美酒乘醉吟唱百首诗歌,再纵横奔突出一幅草书作品……

这首字字蒸腾着酒精的诗歌,丝毫不输“酒仙”李白的醉意。其气吞山河的气势,恐怕连李白也望尘莫及。

那大开大合,奔腾跌宕,甚至有些横冲直撞的意境,不就是另一种奔放纵逸的狂草吗?

所以,我以为张旭的诗意正是从狂草中获得的。

书法和诗歌,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各自独立。但张旭的精神和气质早已使它们产生了互动,早已让它们在创作中交融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能量。

面对张旭的狂草,你可能认不出几个字来,但仍会被一种笔走龙蛇的律动所震撼。因为那狂野的气势本身就有一种美感。

同样,面对他那组词古怪,甚至有些语焉不详的诗句,你可能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一样会被一种独特的诗意所陶醉。因为那醉酒般的语感也有一种直击生命的力量。

真难以想象,生活在小桥流水苏州的张旭,为什么能创造出汹涌奔腾如大江大河般的狂草?为什么他的诗歌也能带着狂草自由奔放的基因,充满飞扬烂漫的气息?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旭并不是靠“喝酒、裸奔”等行为艺术而火起来的。他可不是什么“书法家中诗写得最好的,诗人中字写得最好的”。支撑他不朽声名的是他那些绝无仅有,无法替代的作品。

由此看来,是不是醉汉,疯不疯狂并不重要。只要不危害社会、伤害他人,“酒鬼”和疯子也许更具个性、更有创造力,也更真实、更有魅力。就像张旭那样。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推荐:

《金瓶梅》里潘金莲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白天是怎样度过的?

古代科举考试的逸事、趣事和糗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四个字的宠物狗品种

巴厘猫为什么不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