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中华民国(暂称旧中国)时期的纸币可以分为这么几部分
1、旧中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
2、各省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3、日伪政权银行发行的纸币,包括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冀东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华兴商业银行、厦门劝业银行、中央储备银行。
4、地方钱庄发行的纸币
5、日伪军用票
6、解放区发行的纸币
这篇短文写的是中华民国时期发行纸币第二项中的的中央银行纸币。
中央银行是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设立的,宋子文任行长,主要为孙中山革命政府及北伐战争提供行政和军费开支。中央银行这时候的纸币币头为“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和“中央银行”。
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另设中央银行于上海,宋子文任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规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取消银本位制,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后来增加的中国农民银行四家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即法币。并限制各省地方银行及商业银行纸币的流通,陆续以法币兑换收回。相对统一了国家货币。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成立的最早,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中国农民银行成立于1933年,成立的最晚。
早期发行的中央银行纸币,由于印钞票来不及,于是借鸡下蛋,利用中国农工银行及四明银行已印就的纸币,加盖中央银行印记发行。
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按发行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早期纸币、法币、关金券、金圆券、东北九省流通券、银圆券等。
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最多,有上百种,由20多个印刷厂印制,发行量大,流通时间长,最常见。
以后的文章我还会把中央银行的纸币分开来聊聊,例如:法币、金圆券、东北九省流通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