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球鱼知识网

茶艺:理解与表达的奇妙交融

01-21

茶艺:理解与表达的奇妙交融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

茶艺,现在是个“做得明白、说不清楚”的概念。再加上日本人把拾得中国唐宋茶法的牙慧,弄出个“茶道”来,搞得更复杂了。新境茶道商道研修班的主讲教师王美津将为您理清这地鸡毛的一风雅。



一 "茶艺"一词溯源

中华茶艺古已有之,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如唐代的陆羽《茶经》,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茶艺"一词,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或表述。

"皎然"茶道",是"饮茶修道"与"饮茶之道"的统一,使修行落实于饮茶艺术之中,艺不离道,道不离艺,由艺进道。皎然的"茶道"兼有"饮茶之道"即"饮茶之艺"之意。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远近倾慕藏……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五代宋初人陶谷《荈茗录》"乳妖"条记:"吴僧文了善烹茶文了善烹茶,人称汤神……茶匠通神之艺也。”这种"通神之艺"当属"点茶之艺"。

北宋陈师道为陆羽《茶经》所作序说:"经曰:'茶之否臧……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也。"尽管陈师道有批评陆羽"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的倾向,但也不否认"茶之为艺"的客观存在。

明代张源《茶录》"茶道"条记:"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的"茶道"义即"茶之艺",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艺。

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二 众说纷纭的"茶艺"

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台湾"范增平先生的茶艺概念范围很广,几乎成了茶文化、茶学的同义词。

广东陈香白范增平先生认为:"所谓茶艺学,简单的定义:就是研究茶的科学。""茶艺内容的先生认为:茶艺包括种茶演示、制茶演示、品饮演示三大主要门类。"陈香白先生等将茶艺扩大到茶叶科技领域,其茶艺文化几近茶文化。

北京社科院的王玲女士认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

台湾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安徽丁以寿先生认为:"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侯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江西陈文华先生认为:茶艺应该就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而言。"

北京大学滕军女士说:"关于茶艺的界定,一直是个大难题,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专指泡茶时的技法及艺术氛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包括从采茶、制茶、泡茶、赏具乃至茶诗、茶画等 有关茶的所有茶事活动。到底是狭义一些好呢?还是广义一些好呢?若选前者,会让人觉得其内容有些单调,不如日本茶道那么内容丰富;然而,如果从后者,又会让人觉得中国茶文化仍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范畴,艺术性不高,没有日本茶道那么高雅。"滕军女士似乎对广义、狭义的理解均不满意,但茶艺该如何界定,滕军女士没有下结论,而是将难题留下。

三 中华茶艺概念

"茶艺"一词由台湾茶人发明,"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 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台湾茶人当初提出"茶艺"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代名词。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艺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缘于将"茶艺"理解为"茶之艺",古代如陈师道、张源,当代如范增平、王玲、丁文、陈香白、林治等持广义的理解,主张茶艺包括茶的种植、制造、品饮之艺,有的扩大成与茶文化同义,甚至扩大到整个茶学领域;狭义的理解缘于将"茶艺"理解为"饮茶之艺",古代如皎然、封演、陶谷,当代如蔡荣章、陈文华、丁以寿等持狭义的理解,将茶艺限制在品饮及品饮前的准备--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范围内。

对于"茶艺"要取狭义的理解,应该让茶艺的内涵明确起来,不再和茶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担'茶道'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中,去负担种茶、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地将泡茶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茶艺以及茶道、茶文化应在已有的茶学分支学科之外去另辟新境,开拓新领域,不应与已有的茶学分支学科重复、交叉,更不必去涵盖茶学已有的领域。  

茶艺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艺、瓷艺、服装、插花、建筑等相结合构成茶艺文化,茶艺及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茶艺与茶文化、茶道、茶俗

(一)茶艺与茶文化

"文化"的定义莫衷一是,因而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与茶艺一样,笔者认为茶文化是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反对将茶艺的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大,以致于等同茶文化,并进入到茶科技、茶经贸领域的理解,而是视茶艺及茶艺文化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茶艺与茶道

目前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道"的定义也不统一,笔者认为,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杯贵宾的标准是什么

英国比格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