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属乌龙茶,是武夷山传统五大珍贵名丛之首,素有"茶王"之称,原产天心岩九龙窠。
产区:福建武夷山
分类:
母树大红袍: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景区石壁上的6颗母树
母树大红袍最后一次采摘时间在2005年5月3日9:40-11:30。采摘母树大红袍茶青8.7斤,制得成品茶净重915克。在2007年10月10日10时10分,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举行。最后一次采摘制作的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由武夷山人民政府赠送给国家博物馆珍藏。2006年,大红袍母树停止采摘,进行养护。
纯种大红袍:6颗母树大红袍中取枝扦插,培育出的无性后代,有奇丹,雀舌,北斗2号。
什么是奇丹?
奇丹是大红袍"茶叶品种的名称。有目前流通市场的岩茶奇丹就是从九龙窠母树上剪穗扦插,无性繁殖而来,所以被称之为"纯种大红袍"。
奇丹的由来?
因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名"奇丹"。
奇丹的地理位置
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制作工艺
须选择晴天采茶,俟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
奇丹的特点
"大红袍红天下,奇丹茶誉五洲"
奇丹是品质优良的名丛。
干茶:条索紧结,色泽褐绿
茶汤:橙黄透亮
香气:香气馥郁兰花香,香高上扬持久
口感: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饮用后唇齿留香,冲泡9次,花香不减。
叶底:绿叶红镶边
雀舌则是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大红袍第一丛母株的有性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属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种,晚生种。
武夷岩茶"雀舌",因叶片长得像小鸟的舌头而得名。目前,"雀舌"只在武夷山各个品种园中试种,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因茶树、叶片相对其他武夷岩茶品种小,产量也比较低,故雀舌市场价格比较高。是岩茶类中风味独特,价格昂贵的稀有品种之一。品种信息:雀舌,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特晚生种。
植株中等大小,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片长5.5cm,披针形,叶色深绿,叶身稍内折,叶质厚脆,叶脉显,叶缘微波,叶齿细密深锐,齿间有小朱砂点,叶尖锐尖,芽叶紫绿色。
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在低湿处种植易罹病,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的土地栽培。荸荠滋味盈溢齿缝冷香更持久
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晒青、做青、炒青、揉捻、走水焙、挑剔、复焙、足火等工序制。
鲜叶采摘期:五月中旬
品质特点:观雀舌干茶,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油润起霜,均匀完整,干香有一种淡淡的栗子香。雀舌汤色橙黄透亮、清澈无瑕,口感柔和丰满中带有清远的花香,口味醇厚绵长。叶底均整齿密,绿叶红点明。
北斗2号是1976年从母树大红袍其中一棵茶树上取的茶叶,采用无性繁育成功的品种,目前也被认为是纯种大红袍。因为是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问题,故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其产地、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基本一致,定义为纯种大红袍。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植株高大,树姿半张开,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状或稍下垂状着生。叶片长7.3CM。椭圆形,叶色绿,富有光泽,主脉较明显,叶面平或微隆起,叶质较厚软,叶缘平或微波,叶齿较钝深密,叶尖骤尖或圆尖。芽叶黄绿色或淡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4.1CM,7-8瓣。柱头比雄蕊稍长。
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适制乌龙茶。
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晒青、做青、炒青、揉捻、走水焙、挑剔、复焙、足火等工序制。
鲜叶采摘期:四月中下旬
品质特点:条索紧结匀称,灰褐禄色,油润有光,闻之有甜香,似栀子花香又似兰花香,茶汤橙黄透亮,入口滋味香醇鲜爽。
商品大红袍
①纯料大红袍:是由单一品种的茶叶,采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所制成的成品茶,即"纯料茶"。
②拼配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即"拼配茶"最常见的拼配方式是以肉桂、水仙打底,保证一泡茶汤水的醇厚度,再用黄观音、瑞香等高香型的品种茶进行提香。
这是小林关于大红袍的分享,欢迎大家补充。